小数除法——打扫卫生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docx
小数除法——打扫卫生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设计意图
本节课以“小数除法——打扫卫生”为主题,结合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教材内容,旨在通过实际情境引入小数除法概念,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小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小数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维分析实际问题,建立小数除法与生活情境的联系。
2.增强学生逻辑推理和数学建模能力,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小数除法的运算过程。
3.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选择和算法理解,发展数学运算素养。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明确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小数除法的意义和运算方法。具体包括:
a.理解小数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计算商品单价、分配物品等。
b.掌握小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包括商的小数点定位和除到小数点后的计算。
2.教学难点
-识别并指出本节课的难点内容,以便于教师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a.难点一:小数点位置的处理。例如,在进行小数除法时,如何正确地处理商的小数点位置,特别是当除数和被除数都是小数时。
b.难点二:除不尽的情况处理。例如,当小数除法结果出现无限循环小数时,如何正确理解和表示。
c.难点三:小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联系与区别。例如,如何将整数除法的知识迁移到小数除法中,同时理解两者的区别。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材,以便于跟随教学进度。
2.辅助材料:准备小数除法计算步骤图、打扫卫生情境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3.教学工具:准备小黑板或投影仪展示计算过程,便于全班共同观察和讨论。
4.教室布置:设置讨论区,便于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并准备计算器和白板等辅助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以“如何公平分配打扫卫生的任务”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回顾旧知:引导学生回顾整数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新课呈现(约20分钟)
-讲解新知:介绍小数除法的概念和意义,强调它与整数除法的联系和区别。
-举例说明:通过计算家庭购物小票中的单价和数量,展示小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互动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如商的小数点定位。
3.实践操作(约15分钟)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进行打扫卫生任务的分配,每组计算需要分配的工作量。
-教师指导:观察学生操作,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给予个别指导。
4.巩固练习(约25分钟)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师指导:巡视教室,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解答学生的疑问。
5.应用拓展(约15分钟)
-学生活动: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计算家庭开支、购物优惠等。
-教师指导: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类型的题目,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6.总结反思(约5分钟)
-学生总结: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小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教师总结:强调小数除法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
7.布置作业(约3分钟)
-作业内容:布置与教材相关的课后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作业要求:提醒学生注意计算细节,提高准确性和速度。
8.课堂评价(约3分钟)
-教师评价: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给予及时反馈。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
9.课后拓展(约3分钟)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小数除法应用于其他学科或日常生活。
-布置任务:布置一些拓展性的课后任务,如制作小数除法小卡片、设计小数除法游戏等。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
1.知识掌握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商品的单价、分配物品的重量等。
-学生掌握了小数除法的计算步骤,包括小数点定位、商的确定和余数的处理。
2.技能提升
-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得到提高,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小数除法题目。
-学生学会了将小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知识进行对比和迁移,能够灵活运用。
3.思维发展
-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得到锻炼,能够从实际情境中提取数学信息。
-学生学会了分析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并在实际操作中检验和调整。
4.价值观培养
-学生在解决打扫卫生分配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公平、合作和责任意识。
-学生通过参与实际操作,体会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5.学习习惯
-学生养成了认真审题、细心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