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汽化和液化(导学案)-【上好课】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教师版】.docx
3.3汽化和液化(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物质的液态和气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了解气化和液化,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2.能通过实验观察水的沸腾现象,了解沸点的概念。
3.能区别沸腾和蒸发。
4.能通过实验,用图像描述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情况。知道沸腾图像的物理含义,进一步体会图像在探究物理规律中的作用。
【学习重点】
1.通过实验观察水的沸腾现象,了解沸点的概念。
2.知道沸腾图像的物理含义,进一步体会图像在探究物理规律中的作用。
【学习难点】
1.水的沸腾实验。2.液化过程放热。
【自主预习】
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
2.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时,有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水在沸腾的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不变,这个温度叫做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3.蒸发是发生在液体表面(表面/内部)进行的一种汽化现象,蒸发可以在任何(一定/任何)温度下进行。蒸发过程是吸热(吸热/放热)的,液体蒸发时温度降低,说明它从周围的物体吸收热量,因此液体蒸发有致冷作用。
4.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液化放热(选填“吸热”或“放热”)。
5.使气体液化有两种方法:一是降低温度,二是压缩体积。
【合作探究】
探究一、物态变化
1.汽化和液化
【想想做做】在透明橡胶手套中滴入几滴酒精,把袋挤瘪,排尽空气后用绳把口扎紧,然后放入热水中。你会看到什么变化?从热水中拿出手套,放入冷水中,又有什么变化?怎样解释这些变化?
①实验开始时,手套中滴入的是液态的酒精,将其放入热水中后,手套胀大,手套中酒精变成了气态,这种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
②将胀大的手套从热水中取出后放入冷水中,手套又有何变化?
手套中又出现了液态的酒精。此过程酒精由气态又变为液态,这个过程叫做液化。
在
在橡胶手套中滴入几滴酒精放入热水中放入冷水中
(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
(2)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探究二、沸腾
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想一想】你在家烧过开水吗?水沸腾时你发现了什么现象?对于沸腾现象,你还了解哪些?你能描述一下沸腾现象吗?
1.沸腾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学生实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提出问题】水在沸腾时有什么特征?水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是不是温度会越来越高?水的内部又是怎样的呢?气泡的生成和变化情况怎么样?
【猜想和假设】水沸腾时会产生很多气泡,水沸腾时温度会上升,停止加热水不会沸腾……
【设计实验】
(1)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火柴、石棉网、烧杯、中心有孔的纸板、温度计、水、表。
(2)实验装置:
(3)注意事项
①为了既节约能源,又让水尽快沸腾,烧杯里面的水用热水,且加盖,水不宜过多,但需要没过温度计的玻璃泡。
②安装实验器材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③实验结束时,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在烧杯中加入水,用酒精灯加热,观察水发生的变化:水的温度、水发出的声音、水中的气泡等。
(2)当水温达到90℃时,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直到水沸腾后再持续几分钟为止。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3)撤掉酒精灯,停止对烧杯加热,观察水的变化情况。
(4)实验数据与现象
时间/min
时间/min
0
0.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温度/℃QUOTE
90
92
94
96
98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水中气泡
变化情况
沸腾前:气泡上升时逐渐变小,未到水面就消失不见了。
沸腾时:形成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达水面破裂。
【分析论证】
(1)绘制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图像
将所记录的各组数据分别用点标在坐标纸上,然后再将这些占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就得到了水沸腾时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象。
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图像
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图像甲乙
AB段:水吸热,温度会不断升高;BC段:当温度达到100℃时,水开始沸腾,虽然水还在不断的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2)描述水的沸腾现象
从实验中可以看到,水的沸腾是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这时形成的大量气泡不断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