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光的折射(导学案)-【上好课】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教师版】.docx
4.4光的折射(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光的折射现象。
2.知道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3.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学习重点】
光的折射规律及其解释有关现象。
【学习难点】
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光的折射现象。
【自主预习】阅读教材,完成以下问题:
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2.光的折射规律:
①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
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不变。
③在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选填“可逆”或“不可逆”)。
3.“潭清疑水浅”是光的折射现象。“疑水浅”是指站在岸边向水底看,觉得水底比实际的浅(浅/深)一些。“海市蜃楼”是远处物体发出的光在射向空气的过程中,由于空气疏密不均匀而发生折射产生的现象。
【合作探究】
探究一、光的折射
【想一想】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如果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会怎么传播呢?
【做一做】如下图所示:
①让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观察现象。
②让一束光垂直射入水中时,观察现象。
现象:观察到当光斜射入玻璃砖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当光垂直射入玻璃砖时,传播方向不变。
1.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2.描述折射现象的几个名词(“一点”、“两角”、“三线”):
(1)入射点:入射光线与分界面的交点O;
(2)分界面:两种介质的分界面,如图所示的MM′;
(3)入射光线:照射到两种介质分界面的光线AO;
(4)折射光线:进入另一种介质的光线OB;
(5)法线:过入射点且垂直于两介质分界面的直线NN′;
(6)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α;
(7)折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β。
【想一想】光反射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那么,光在折射时有什么规律呢?
探究二、光折射时的特点
【提出问题】清澈见底、看起来不过齐腰深的池水,不会游泳的人千万不要贸然下去,因为它的实际深度会超过你看到的深度。这是因为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发生折射的缘故。
那么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中时,光的传播方向如何偏折?折射光线、入射光线的位置有什么关系?折射角跟入射角大小是什么关系?
【猜想与假设】请跟小组同学讨论,说说你们的猜想。你的猜想是:
①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中时,可能会向法线偏折(或远离法线)。
②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位于法线两侧(同侧)。
③折射角可能等于(或大于/小于)入射角。
【设计实验】
①实验器材:激光笔、半圆形玻璃砖、圆形刻度光盘(标有角度)。
②如图所示,让激光笔发出的一束光从空气以不同的角度射入玻璃砖中,观察光束在空气和玻璃砖中的径迹,并比较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
让激光笔发出的一束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重复上述实验。
让激光笔发出的一束光从空气垂直射入玻璃中(或从玻璃垂直射到空气中),观察光的传播路线。同时改变介质进行多次实验寻找普遍规律。
【进行实验】
①让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观察光的整个传播路径,比较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记录在表格中。
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观察并记录折射角的变化情况。
③让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观察光的整个传播路径,比较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记录在表格中。
④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观察折射角的变化情况。
⑤让光垂直射入玻璃,观察光的整个传播路径。
⑥让光从空气斜射入半圆形玻璃砖,同时逆着折射光射入另一束光,观察两束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途径。
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实验次数
实验次数
介质
入射角
折射角
1
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
2
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
3
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
4
光从空气垂直入玻璃
【分析论证】
①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当入射角减小时,折射角也减小。
②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玻璃中时,传播方向不变。
③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可以看到,进入空气中的折射光线就逆着原来入射光线的方向射出,就是说,在折射中光路也是可逆的,这时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综合以上分析,归纳出实验结论: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当入射角减小时,折射角也减小。
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不变。
在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例题1】一束光沿AO方向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请在图中画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