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3一年级数学上册 8 20以内的进位加法第5课时 解决问题(1)配套教学实录 新人教版.docx

发布:2025-04-07约4.32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3一年级数学上册820以内的进位加法第5课时解决问题(1)配套教学实录新人教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2023一年级数学上册第8课时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第5课时,重点教授学生如何解决实际问题,运用进位加法进行计算。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本节课与学生在前几课时学习的20以内加法有关,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巩固和拓展学生对进位加法的理解和应用。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应用意识。通过20以内进位加法实际问题的解决,学生能够发展数学抽象能力,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同时,通过合作学习和交流,提升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和合作学习意识。此外,通过实践操作和反思,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精神。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学生已具备基础的10以内加法运算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加法计算。在之前的课程中,他们已经学习了10以内数的认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等基础知识,为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奠定了基础。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一年级学生对数学学习充满好奇心,对解决问题和挑战性任务有较高的兴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模仿能力,喜欢通过游戏和活动来学习。学生的认知风格各异,有的学生更倾向于视觉学习,有的则偏好听觉或动手操作。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时,学生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理解进位的概念,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正确运用进位加法进行计算。此外,部分学生可能在合作学习过程中遇到沟通和协调问题,影响学习效果。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一年级数学上册》第8课时“解决问题(1)”。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和视频,如20以内数字卡片、进位加法计算图示等,以帮助学生直观理解进位加法。

3.实验器材:准备计数器、算盘等工具,用于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进位加法的理解。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方便学生合作学习;在实验操作台附近留出空间,确保学生进行操作时的安全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师生互动,激发兴趣

1.老师出示一幅生活中的场景图,如超市购物、餐厅点餐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图中可能出现的数学问题。

2.学生分享观察到的数学问题,如“一共有几个苹果?”、“需要付多少钱?”等。

3.老师引导学生回顾10以内加法运算,为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做好铺垫。

(二)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1.老师板书课题:“20以内进位加法解决问题(1)”。

2.老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二、新课讲授

(一)情境导入,引入新知

1.老师创设情境:小明去书店买书,买了两本书,第一本书的价格是7元,第二本书的价格是8元,请问小明一共花了多少钱?

2.学生独立思考,尝试用10以内加法计算小明买书的花费。

3.老师引导学生发现10以内加法无法解决这个实际问题,引出20以内进位加法。

(二)探究新知,合作学习

1.老师出示两本数学书,引导学生观察书本的页码,发现进位现象。

2.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如何解决小明买书的问题,尝试用20以内进位加法进行计算。

3.老师巡视指导,关注学生合作学习情况,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三)巩固练习,应用新知

1.老师出示一系列实际问题,如“小华有5个苹果,又买了3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苹果?”等,让学生运用20以内进位加法进行计算。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老师巡视指导,关注学生计算过程。

3.学生展示计算结果,老师点评并纠正错误。

(四)拓展延伸,提升能力

1.老师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小红有10个气球,又买了一些气球,现在一共有18个气球,请问小红又买了多少个气球?”等,让学生运用20以内进位加法进行逆向计算。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老师巡视指导,关注学生计算过程。

3.学生展示计算结果,老师点评并纠正错误。

三、课堂小结

1.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交流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选择一道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运用20以内进位加法进行计算,并尝试解决。

五、教学反思

1.本节课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

3.通过拓展延伸,提高学生的逆向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知识点梳理

一、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