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pdf
《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
2.课程名称:操作系统
3.学时/学分:51/3
4.开课系(部)、教研室:数学系,信息与计算科学教研室
5.先修课程:计算机概论、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
6.面向对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本科学生
二、课程性质与目标
1.课程性质:操作系统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中的一门重要的专业
方向课程,也是本专业的骨干课程之一。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的系统软件,是计算机系统的
管理指挥中心,也是所有软件的基础。操作系统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各种软硬件资源,
合理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程并且提供了用户与计算机的接口,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操作
系统的性能直接影响着计算机系统的工作效率。操作系统课程的教学效果,对学生今后从
事计算机的使用,大型软件系统的设计和开发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2.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主
要功能、工作原理和实现方法;了解操作系统是如何管理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及控制计算机
运行的。在此基础上更深入,更实际地了解操作系统的结构和设计方法,并达到如下目标:
1.了解操作系统与计算机硬件、其它应用软件及用户的关系。
2.掌握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及实现原理。
3.对操作系统的结构问题、死锁问题、颠簸问题等重要论题有初步了解。
4.具有独立分析、理解操作系统程序代码的能力。
5.理解和掌握当前流行的Linux、Unix、windows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为以后在操作系统平台上开发各种应用软件或系统软件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由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两个部分组成。这些环节相互配合,相互联系以便保证
课程的完整性。
三、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操作系统引论
(一)教学的基本要求
1.了解操作系统的目标、作用和发展过程;
2.理解操作系统的特性和操作系统的功能;
3.掌握操作系统的结构设计。
(二)教学具体内容
1.操作系统的目标和作用;
2.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
3.操作系统的基本特性;
4.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
5.OS结构设计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和结构设计
难点:操作系统特性的理解和操作系统结构设计
(四)思考题
1.什么是操作系统?计算机系统中配置操作系统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2.举例说明计算机体系结构不断改进是操作系统发展主要动力之一。
3.操作系统怎样实现计算操作过程的自动化?
(五)实训项目
参照《操作系统》实训大纲。
第二章进程管理
(一)教学的基本要求
1.了解进程的基本概念,线程的基本概念;
2.理解进程控制、同步与通信;
3.掌握经典的进程同步问题。
(二)教学具体内容
1.进程的基本概念;
2.进程控制、同步与通信;
3.经典进程的同步问题;
4.线程。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进程的同步与通信,进程和线程控制
难点:经典的进程同步问题的理解掌握
(四)思考题
1.进程切换要保存哪些处理器状态?线程切换呢?
2.计算机操作系统中为什么要引入进程的概念,又为什么要引入线程的概念?
3.线程与进程有何区别和联系?
(五)实训项目
参照《操作系统》实训大纲。
第三章处理机调度与死锁
(一)教学的基本要求
1.了解处理机调度和死锁等相关概念;
2.理解处理机调度的几个层次,理解死锁产生的原因和必要条件;
3.掌握经典的调度模型和算法,掌握死锁预防、检测和解除的方法。
(二)教学具体内容
1.处理机调度的层次;
2.调度队列模型、调度准则和调度算法;
3.实时调度;
4.产生死锁的原因和必要条件;
5.死锁的预防、检测和解除。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处理机调试模型和算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