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pdf

发布:2025-01-11约1.08万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操作系统

OperatingSystem

课程代码:06E4120B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课程学时:48学时(含6学时实验)

课程学分:3学分

修读学期:第五学期

先修课程:数据结构、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组成与结构

二、课程目标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重要的专业核心课之一。是一门理论

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结构和各

功能模块对软硬件资源进行管理的技术和方法,使学生对计算机是怎样协调一致

的工作原理有清楚的认识,对计算机系统中各功能模块有更明确的认识,为学生

今后从事计算机的研究、设计、开发和制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操作系统主要包括如何对物理计算机实施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以及在管理和

控制中的技术和方法,以达到高效且充分的利用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资源。

(一)具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1.了解操作系统这门课程的性质、地位和独立价值;知道该门课程的研究范

围、分析框架、研究方法以及课程未来的发展方向。(G1.3)

2.掌握操作系统的概念、基本原理和策略,如进程调度、存储器管理、中断

技术、缓冲技术、设备和文件管理。(G2.3)

3.能够基于操作系统的科学原理,通过文献研究或相关方法,调研和分析复

杂计算机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G4.1)

4.能够利用常用的计算机系统分析、设计和开发技术,模拟实现操作系统中

常用的原理算法,并理解其局限性。(G5.1)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表1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

课程目标支撑的毕业要求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11.工程知识

1.3掌握计算机知识和数学建模的方法,应用于计算机工程问题的

推演和分析;

课程目标22.问题分析

2.3能够利用计算机科学及相关的技术文献,分析和选择计算机复

杂工程问题的多种解决方案,并且可以寻求可替代和备用方案;

课程目标34.科学研究

4.1能够基于计算机科学技术及相关学科的科学原理,通过文献研

究或相关方法,调研和分析复杂计算机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课程目标45.现代工具运用

5.1了解现代常用的计算机系统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和管理工

具,能采用计算机模拟常用的原理方法,并理解其局限性.

三、课程内容

(一)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表2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支撑的课程目标学时安排

第一章操作系统引论启发式教学课程目标14

第二章进程的描述与控制问题教学和案例式教学课程目标2,3,48

第三章处理机调度与死锁任务驱动教学课程目标2,3,410

第四章存储器管理问题教学和启发式教学课程目标2,3,48

第五章虚拟存储器问题教学和案例式教学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