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v3).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课程名称:操作系统 课程编号:1311313004
课程性质:专业课 适用专业:网络安全与执法
学 时 数:34 学 分 数:2
二、课程简介
操作系统是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的专业课,以计算机组成原理为先行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从资源管理的角度了解操作系统的工作方式。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的核心软件,但由于课程本身理论性较强,较抽象,使得该门课程的教与学一直是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的一个难点。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操作系统的目标、作用和模型,从资源管理的角度领会操作系统的功能和实现过程。本课程概述操作系统的形成、类型和功能;阐述进程管理,包括进程和线程的基本概念、进程的同步和通信、调度和死锁;详细介绍存储器管理和虚拟存储器的概念以及对虚拟存储器性能的分析;讨论设备管理、文件系统以及磁盘存储器的管理以及操作系统的保护与安全;最后,对操作系统的最新发展包括网络操作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做扼要介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建立计算机操作系统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初步掌握设计系统的基本思想、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设计程序和调试程序的能力,启发学生将该课程的知识引入到其它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
四、课程学时分配及教学形式
课程内容知识点能力点讲授实践
教学合计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2213第二章 进程管理53628第三章 处理机调度与死锁42426第四章 存储器管理43628第五章 设备管理31213第六章 文件管理22426241034(实践教学:包括实验、练习、上机、模拟训练、参观、调查、讨论等)
五、课程作业
课程作业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模拟操作系统的部分功能,为使课程作业能够有效实施,并取??一定效果,把设计的重点放在操作系统核心内容的模拟上。基本要求如下。
1.详细描述整个系统设计的总体框架和设计思想,并给出系统的主要模块以及模块间关系。
2.详细描述整个系统所使用的全局数据结构,包括结构名称、作用和各个字段的含义。
3.给出所有模块的详细的设计说明,并画出流程图。
4.源代码格式规范,并给出注释,以标明函数和数据结构的功能。
5.系统完成后,提交完整的程序代码、设计报告及相关文档,并适当说明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及心得体会。
6.课程设计使用的开发工具不限,但程序必须是WINDOWS图形界面。
六、课程考核
考核形式:必修考试课
成绩:总成绩=考试成绩70%+平时成绩30%
考试成绩=闭卷考试笔试成绩
平时成绩=(作业+笔记+课堂表现)10%+实验成绩20%
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一)教材(五号宋体字):
1.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汤小丹、梁红兵、哲凤屏、汤子瀛编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二)主要参考书(五号宋体字):
1.《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学习指导与题解,汤小丹、梁红兵等编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 Linux从入门到精通,刘忆智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3.计算机操作系统(第2版)(国家精品课程配套教材),庞丽萍,阳富民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
八、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教学设计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操作系统的目标、作用和模型;了解操作系统的的发展过程;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类型;掌握操作系统的功能和特征。
重点知识点:操作系统每种基本类型的特点及比较;操作系统的四大特征。
教学形式:讲授
第一节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
一、操作系统的目标和作用
(一)操作系统的目标
(二)操作系统的作用
(三)推动操作系统发展的主要动力
二、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
三、操作系统的基本特性
(一)并发性
(二)共享性
(三)虚拟技术
(四)异步性
四、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
(一)处理机管理功能
(二)存储器管理功能
(三)设备管理功能
(四)文件管理功能
(五)操作系统与用户之间的接口
实践教学设计
名称:Linux的桌面系统
课时:1
目的和要求:
实验目的:掌握Linux操作系统的GNOME桌面、KDE桌面的环境特性。
实验内容:登陆系统、注销系统、定制桌面、切换桌面、定制面板、文件管理器、定制系统、使用软盘和光盘、常用的KDE应用程序的功能。
实验要求:熟练操作实验内容,每人写出实验报告。
复习与思考题
1.设计现代 OS 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2.为什么说 OS 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3.模块接口法存在着哪些问题?可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来解决?
延伸阅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