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划的内容初步.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9. 环境规划的内容 9.1 环境规划目标与指标体系 9.2 环境功能区划 9.3 环境规划方案的生成和决策过程 9.4 环境规划的实施 9.5 水环境规划 9.6大气环境规划 9.7 土地资源保护规划 9.8 固体废物管理规划 9.9 城镇环境规划 9.10 环境规划决策支持系统 9.1.1.1 环境规划目标的概念 环境规划目标: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决策者对环境质量所欲达到的境地或标准。 环境规划目标是否切实可行是评价环境规划好坏的重要标志。 环境功能区划:是依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不同地区在环境结构、环境状态和使用功能上的差异,对区域进行合理的划分。 在环境规划中,进行功能区划的目的是: 为各环境功能区的生态环境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落实环境规划目标 科学使用环境投资,使治理方案有效实施得到保证 使各种法律制度得到正确实施 9.3.1.1 环境规划方案的设计 环境规划方案设计应当遵循的原则: 遵循国家或地区的有关政策法规 善用信息、对准目标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环境规划方案设计过程包括以下内容: 拟定环境规划草案 优选环境规划草案 形成环境规划方案 环境规划的实施:是政府相关部门根据环境保护的要求,建立组织机构,分解规划目标,在有效地分配和利用人力、财力、物力以及信息资源的条件下,采取宣传、审批、检查、监测和处罚等手段,使规划目标得以实现的动态过程。 9.5.1.1 水环境规划的内容 水环境规划过程可以划分为: 明确问题 确定规划目标 选定规划方法 拟定规划措施 提出供选方案 规划的实施 9.6.1.1 大气环境规划的内容 大气环境规划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六方面: 弄清问题 确定环境目标 建立污染源与大气环境质量之间的输入响应关系 选定规划方法与建立规划模型 确定优选方案 方案的实施 土地 土地资源 土地利用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土地开发 土地退化 9.8.1.1 固体废物的分类 固体废物:是指开发建设、生产经营、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或半固态废弃物质。 从我国固体废物管理的需要出发,可以将其分为四类: 工业固体废物 农业固体废物 居民生活垃圾 危险废物 9.9.1.1 城市环境规划概述 1982年,我国环境保护计划局限于环境质量评价和污染防治 1984年,我国正式将环境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体系 1988年,初步确立了我国城市环境规划的地位和作用 1992年,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城市环境规划追求的战略目标 2002年,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建设部联合发布了《小城镇环境规划编制导则(试行)》 9.10.1.1 决策支持系统的基本概念 决策支持系统(DSS)是支持决策过程的一个管理信息系统。 本章小结 学习要点: 1.环境规划目标与指标体系; 2.环境功能区划; 3.环境规划方案的生成和决策过程; 4.环境规划的实施与管理; 5.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地资源、固体废物以及城镇环境规划; 6.环境规划决策支持系统。 9.7.4.1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对影响土地利用的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分析 土地资源数量分析和质量分析 土地利用结构分析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土地利用程度分析 土地利用集约度和土地利用效益分析 9.7.4 土地资源保护的几个专题 9.7.4.2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 土地调查的工作程序包括: 准备工作 外业工作 内业工作 检查验收 土地资源评价通常包括: 土地适应性评价 生产潜力评价 经济评价 9.7.4.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 土地利用对土壤的影响 对水环境的影响 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步骤:生态环境现状及评价、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的识别、环境影响评价指标分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生态环境质量分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建议。 9.8 固体废物管理规划 9.8.1 概述 9.8.1.2 固体废物的危害 固体废物会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财产损失、影响人类健康甚至造成人员伤亡等多方面的危害。主要包括: 占用大量土地 污染水体、大气和土壤 淤塞和填埋河道和水道 造成泥石流、塌方、滑坡和火灾 9.8.1.3 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处置 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处置宜遵循“3R”原则,即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 9.8.2.1 固体废物管理规划基础 固体废物管理:是指对固体废物的产生、收集、运输、储存、处理和最终处置全过程的管理。 固体废物管理规划:是在资源利用最大化、处置费用最小化的条件下,对固体废物的产生源头、运输与处理处置及资源化得各个环节、层次进行综合管理,并调整和优化设计其管理方案,进而筛选出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以使固体废物管理系统处于良性运转。 固体废物管理规划有三个层次:操作运行层、计划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