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划管理.ppt.Convertor.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介绍
二、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教学计划
三、环境规划与管理学习方法介绍
一、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介绍
环境规划与管理是环境科学的重要内容,也是环境保护的基本手段。本课程着重于阐述环境管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和体系、讲解各种环境管理的原则与方法;环境规划的程序和方法等理论基础,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和技术方法。
(一)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含义
1、环境管理的含义
2、环境规划的含义
3. 环境管理与环境规划的关系
1、环境管理的含义
1)环境管理的提出
1972年,在《人类环境宣言》中提出“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是关系到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幸福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全世界各国人民的迫切希望和各国政府的责任”。提出了环境管理的原则,包括指定适当的国家机关管理环境资源;应用科学和技术控制环境恶化和解决环境问题;开展环境教育和发展环境科学研究;确保各国际组织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有效和有力的协调作用等。
1、环境管理的含义
1974年,在墨西哥,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联合召开的资源利用、环境与发展战略方针专题讨论会上形成了三点共识:
(1)全人类的一切基本需要应得到满足;
(2)要发展以满足需要,但又不能超出生物圈的容许极限;
(3)协调这两个目标的方法即环境管理。
1、环境管理的含义
2)环境管理的含义
1974年,美国学者G.H.休威尔编写的《环境管理》一书,指出“环境管理是对损害人类自然环境质量的人的活动(特别是损害大气、水和陆地外貌的质量的人的活动)施加影响”。
1987年,多诺尔在《环境管理专业实践》中认为环境管理是一个“桥梁专业”,“它致力于系统方法发展信息协调技术”,“在跨学科的基础上,根据定量和未来学的观点,处理人工环境的问题。
1、环境管理的含义
库克(Cooke)等在其《环境管理中的地形学》(1990)中采用类似的定义,将环境管理描述为“人类利用土地、大气、植物和水的一系列活动。
1987年,刘天齐主编的《环境技术与管理工程概论》中对环境管理的含义作出了如下论述:“通过全面规划,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运用经济、法律、技术、行政、教育等手段,限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活动;达到既要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又不超出环境的容许极限。”
1992年赖斯对管理的定义:“通过在有组织的群体里建立一个有利于人们发挥其成绩的环境,以实现既定的目标。”
1、环境管理的含义
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要比较全面地理解环境管理的含义,应该注意以下几个基本问题:
第一 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第二 动用各种手段限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行为。
第三 环境管理是跨学科领域的新兴综合学科。
第四 环境管理和任何管理活动一样,也是一个动态过程。
第五 环境管理需要各国采取协调合作的行动。
2、环境规划的含义
1)环境规划的提出
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在《人类环境会议宣言》中明确指出“合理的计划是协调发展的需要和保护与改善环境的需要相一致的”,“人的定居和城市化工作须加以规划”、“避免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取得社会、经济和环境三方面的最大利益”,“必须委托适当的国家机关对国家的环境资源进行规划、管理或监督,以期提高环境质量”。
2、环境规划的含义
我国环境保护法第四条规定:“国家制定的环境保护规划必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家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环境保护工作同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协调。”
我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二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对管辖区范围内的环境状况进行调查和评价,拟定环境保护规划,经计划部门综合平衡后,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2、环境规划的含义
2)环境规划的含义
环境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环境管理的首要职能,是环境决策在时间、空间上的具体安排,是规划管理者对一定时期内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做出的具体规定,是一种带有指令性的环境保护方案。
环境规划的目的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环境,使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环境规划的实质是一种克服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和环境保护活动盲目和主观随意性的科学决策活动。
3. 环境管理与环境规划的关系
1)环境规划是环境管理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方法;
2)环境规划是实行环境管理目标的基本依据;
3)在现代管理中,规划管理是环境管理的首要职能;
4)环境规划与管理具有目标一致性。
课程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环境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环境规划的基本知识,并能正确运用,对区域环境管理、自然保护区环境管理有较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对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国际标准及全球环境管理有一定的认识。
结合实例分析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