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pptx

发布:2021-08-25约3.96千字共7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3章 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第一节 环境规划的原则和程序 ;一、环境规划的基本原则 ;(4)坚持污染防治与基本建设、技术改造和城市建设紧密结合,实行环境综合整治的原则。 (5)坚持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增殖并重的原则,建立以保护资源为核心的环保战略,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证资源的永续利用。 (6)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环境目标应符合国民经济计划总要求,要从实际出发,切实可行,规划措施要有可操作性。 (7)坚持强化环境管理的原则,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促进环保事业发展,充分体现有中国特色的环境管理思想、制度和措施。要按新环保法问责。 ;环保法时隔25年修订 生态保护红线首次写入法律新环境保护法(2014-4-24);二、环境规划工作程序 ;;2.完成规划文本的编制;环境规划的地位;(二)规划的申报与审批;1.规划初级申报和审核 规划的审批应在组织各行业专家进行评审和论证的基础上进行。 2.终级申报和审批 下级规划的审批应在组织各行业专家进行评审和论证的基础上进行或重新编制。 同级政府应在组织各行业专家进行评审和论证的基础上付诸实施。 3.环境规划文件 技术档案文本 环境规划文本 环境规划报审文本;第二节 环境目标和环境规划的指标体系 ;一、环境目标的含义及其分类;(1)按规划内容分: ①环境质量目标:大气环境、水环境、生态环境目标等; ②环境建设目标:反映环境改善程度; ③污染控制目标:提出??染物削减量以及治理率、达标率等; ④环境管理目标: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执行率等。 ; (2)从时间上划分:短期、中期、长期;五年、十年、二十年目标等。 (3)从空间上划分:国家、省(自治区)、市县、经济区、流域环境目标等。 ;二、环境规划指标体系 ;1.环境质量指标;;;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系根据一定地域的环境特点和容量来确定,其中又有容量总量控制和目标总量控制两种。容???总量控制体现环境的容量要求,是自然约束的反映;目标总量控制体现规划的目标要求,是人为约束的反映。我国现在执行的指标体系是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采用。包括如下: ;;;;; 环境规划措施与管理指标是首先达到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进而达到环境质量指标的支持性和保证性指标。这类指标有的由环保部门规划与管理,有的则属于城市总体规划。但这类指标的完成与否同环境质量的优???密切相关,因而将其列入环境规划中。 ;;;;;相关指标主要包括经济指标、社会指标和生态指标三类。 相关指标大都包含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都与环境指标有密切的联系,对环境质量有深刻影响,但又是环境规划所包容不了的。 环境规划将其作为相关指标列入,以便更全面地衡量环境规划指标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对于区域来说,生态类指标也为环境规划所特别关注,它们在环境规划中将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第三节 环境评价和预测 ;一、环境调查与评价;①查阅和收集公开发表的上述文献资料; ②召开专家和管理干部座谈会,请他们撰写有关资料或通过信函调查采集信息; ③吸收与环境规划有关部门的干部和专家参与环境规划编制; ④依靠当地环境保护委员会或上级协调部门疏通信息渠道,取得有关文献和资料; ⑤设立规划研究课题,委托科研单位进行关键问题的研究或关键数据的测试、核算等。;(1)自然环境评价: 自然环境包括地质、气候、水文、植被、地形地貌、土壤、特殊价值地区及生态环境等。 (2)经济、社会现状评价: 在对社会调查基础上,开展包括生产力布局现状分析、生产力发展水平现状分析、社会人口状况分析、社会意识状况分析等内容的区域社会环境现状评价。 (3)污染评价: 突出重大工业污染源评价和污染源综合评价。根据污染类型通过单项评价,按污染物排放总量排队,确定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 ;二、环境预测 ;1.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预测 2.污染产生与排放量预测 3.环境质量预测 4.生态环境预测 5.环境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预测 ;1.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预测;2.污染产生与排放量预测;3.环境质量预测;4.生态环境预测;5.环境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造成         的经济损失预测;第四节 环境功能区划 与生态功能区划;一、城市环境功能区;二、空气环境功能区;三、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四、城市声学环境功能区;五、生态功能区划;生态区划四原则;(3)生态重建区 ;生态重建区规划原则;第五节 环境规划方案的设计与优化 ;一、环境规划方案的设计; (2)提高资源利用率为中心:环境污染实质是资源和能源的浪费,在规划方案设计中,空气污染综合整治、生态保护、总量控制、生产结构与布局规划都要围绕资源利用率这个中心。 (3)遵循国家或地区有关政策法规:要在政策允许范围内考虑设计方案,提出对策和措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