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数学课堂中有效情境的创设.doc

发布:2017-12-31约2.25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数学课堂中有效情境的创设 梁广富 河北省滦平县两间房乡中心校 068250   摘 要:情境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最好手段,数学教学情境创设应该从学生的内在需要出发,具有真实性、数学性、发展性和吸引力。   关键词:数学课堂 有效教学 情境创设   一堂好的课,问题的提出能够让学生有的放矢,“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只有建立合理的平台,注意问题可操作性,才能起到激发学生学习的初步前提。 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出行之有效的情境。   一、创设生活式情境,激发学生的体验动机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能唤起学生学习的亲切感,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并引起他们的注意,主动探究发现知识。把“问题情境”生活化,就是把“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体验问题情境中的问题、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例如在“线段大小的比较”的一课中可以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汽车站入口处常常会在墙上1.1m、1.4m处各标上一条红线,这些红线有什么作用呢?通过引导同学们的讨论,得知是小朋友进站时,只要走到这里脚跟靠墙站立,看看身高有没有超过免票线,或者半票线,就可以决定这个孩子是否需要购买全票。由此引入线段大小比较的学习,学生会倍感兴趣,积极地投入到本课的学习中去,会使教学效果得到较大的提高。   二、创设真实性的游戏情境,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数学游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活动形式,通过数学游戏活动,学习数学知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和作用,不仅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爱好,而且可以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教师创设教学情境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心理特点出发,不仅要做到贴近生活,用儿童的眼光去寻找那些生动、有趣、富有挑战性的游戏活动,与儿童生活密切相关的素材,创设一个让他们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而且还应接近学生学习的起点。教师要选择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学生就会主动思考,积极探索,调动自身的生活与知识经验努力去寻求解决的方法,沟通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通过游戏的形式促进学生科学地思考问题。   三、创设质疑式情境,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   例如:在讲授“有理数乘法”时,先复习小学学过的正有理数的乘法:3+3+3+3=3times;4,3times;4就是4个3相加,接着提出问题:3times;(-4)是什么意思呢?总不能说是负4个3相加吧?那又该如何理解呢?于是产生疑问,教师利用矛盾冲突,激发学生思考,逐步诱导。 前面已学过可用正负数表示两个相反意义的量,在学有理数加法时是在数轴上进行的,如向东走7米再向西走4米,两次一共向东走3米,即7+(-4)=3,那么,有理数的乘法是否也能在数轴上进行呢?这样一来,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动机与欲望,接下来的过程也就水到渠成了。   四、创设阶梯性情境,注重情境的层次性   问题情境的设计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把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深入。创设阶梯式问题情境,就是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相互联系的简单问题或步骤,也就是说,教师应当依次提出一些适合学生已有知识结构和心理发展水平的小问题,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认识能力去发现和探求有关解决问题的依据,在解决所提出的一个个小问题的过程中一步步地克服困难,直至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学过“简易方程”和“绝对值”后,对解方程|x-3|=7这道题还有较大的难度,若将它分解为几个有关联小问题,把问题简单化:①∵|7|=7,|-7|=7,there4;绝对值都等于7的有哪些数?②∵|a|=7, there4;a=7或a=-7,即绝对值是7的数是什么?③|x-3|=7,把x-3看作问题②中的a,于是,x-3=7.得x=10或x-3=-7得x=-4,不妨将x=10或X=-4`代入原方程检验,可知,x=10或x=-4是原方程的解。这样,阶梯式问题情境的提出,既分散了问题难度,使学生易学、乐学,又消除了学生畏惧数学的情绪,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创设发散式情境,体验“殊途同归”的美妙感觉   发散思维,是一种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思考问题,以期寻求众多解决的方法和答案的思维方法。它要求学生要沿着不同的方向,通过不同途径去思考,重组眼前的和记忆中的信息,进而产生新的信息。它能从各种设计出发,不拘泥于一个途径,不局限于既定的理解,用浅显知识来说明较复杂的问题,即“简约”思维,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是很有益的。如教学“勾股定理”时可设计下列问题:哪位同学能测出操场中旗杆的高度?学生一看就来劲了,纷???出谋献策,有的说可以通过计算拉旗杆的绳子移动的距离来求,有的说可以根据阳光下旗杆的影子长度和角度,利用勾股定理来求,有的说……这样,可以让学生把数学融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