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中如何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数学课堂中如何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李晓玲 新疆自治区伊宁市第三中学 835000
摘 要:我国现行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文着重阐述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与数学教学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有机结合在一起,提供了数学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几个实例,达到新课程新德育的最高境界——润物细无声。
关键词:课程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数学教学
作为中学数学的一线教师,整天遨游于题海中,把学生的分数视为自己的命根,一年又一年地教,似乎老师们越来越辛苦,学生学得也越来越辛苦,更让老师失落的是部分学生在离开学校若干年后,你若问他数学哪些方面现在还能派得上用处,他不知如何应答,或是干脆回答:真不好意思,除了加减乘除,其它的都还给老师了。或者那些不进数学系的的学生还会说:高中的数学课就是为了高考,否则学它有啥用?
凡此种种,促使我们不得不再一次来反思我们的数学教学。新课程改革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一大亮点是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教学目标单独提出。其实数学不只是知识和方法的简单汇聚,它应该是一个开放的文化体系,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它在给予我们知识与方法的同时,更以一种文化的姿态改变着人类的思考品质,拓展人类的视野,丰富人类的精神世界。数学的文化特征不仅仅在于数学的历史性和美学价值,凝聚在数学之中的美妙绝伦的数学思维方法、探索不止的数学精神、求真臻善达美的数学品格,对于一个人全面和谐的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而,我们在承认和弘扬数学工具价值的同时,更应该看到它的文化价值,并借助日常的数学教育实践,使其外化为一种现实的数学影响,努力彰显数学的文化品性,真正使数学学习成为学生获得知识、形成方法、感悟价值、提升精神的生命历程。
首先,课堂上教师的情感态度将会直接感染到学生,作用于学生的内心。十余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一定要从以下几方面不断努力完善自己:
一、提高自身修养。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我们就要在思想品质和学识上起到表率的作用,让学生信服。教师应该提高自身道德素养,并且不断学习现代的教育理论,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使自己成为品质优秀、专业精通、言行一致的教育者。不仅如此,还要将爱的雨露撒向每一位学生,以饱满、积极向上的热情带领学生探索数学世界的奥妙。
二、人文魅力在学生面前得到彰显。
因为数学课有着它的局限性,所以表情麻木、平淡无奇的语言也许很难打动学生的心灵,时间久了会让学生讨厌自己,以至于会对数学这门课程产生反感,那样我们的教育就失败了。因此,带着笑容进入课堂,力求语言优美、幽默,已经是我对自己新的要求了。也正是这样,我觉得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更接近了,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成为了朋友,我喜欢他们,换来的是他们优异的数学成绩。
三、不要吝啬鼓励与赞扬。
心理学家杰姆士说:“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与赞扬。”如果教师课堂上对全班每个同学都抱着积极、热情、信任的态度,并且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这种情感,当学生从老师那里感受到真诚的关怀和挚爱、积极的期待和希望时,他就会有一种受到信赖、鼓舞和激励的内心情感,从而从内心升腾起对老师的喜欢,也会“爱屋及屋”地由喜欢老师而喜欢数学学科。记得学生对我说过这样一句话:“你的赞扬就是我不竭的力量。”为此,我深深地反省了自己。我们的学生需要的是我们的肯定和赞扬,我为什么还要吝啬呢?
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需要理性而冷静,更需要感性而情绪化,或和风细雨,抑或慷慨激昂,透过这般抑扬顿挫渗透出鲜明的立场和态度,帮助学生清晰对事物判断的标准,形成鲜明的价值取向。为此,在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注重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培养。
一、由引言或章头图切入。
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科书在每一章的开头都有一段话──章引言,有的还配有与本章内容配套的图片——章头图。章引言通常是对本章所涉及到的内容、思想方法做一个简要的介绍,章头图往往是展示本章内容在科学技术中的应用、传播数学文化等。
比如,圆锥曲线这一章的章头图展示了圆锥曲线性质的应用──雷达的抛物线天线、人造卫星运行的轨道画面等等;数列章头图展示了自然界中各种花的花瓣数,还有树枝的生长规律以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三角形数和正方形数。如何使学生对本章将要学习的内容、结构甚至思想方法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发挥章引言的“先行组织者”、“导游图”的作用?每一章的章头图或是引言却对本节课的效果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好的导入如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