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组织与组织设计.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章组织与组织设计
节组织的概述
节组织理论的发展
节组织设计
节组织结构
节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
组织结构的设计应该明确谁去做什么,谁要对什么结果负责,并且消除由于分工含糊不清造成的执行中的障碍,还要提供能反映和支持企业目标的决策和沟通网络。
——哈罗德·孔茨
开章案例
王厂长总结自己多年的管理实践,提出在改革工厂的管理机构中必须贯彻统一指挥原则,主张建立执行参谋系统。他认为,一个人只有一个婆婆,即全厂的每个人都只有一个人对他的命令是有效的,其他的是无效的。如书记有什么事只能找厂长,不能找副厂长。下面的科长只能听从一个副厂长的指令,其他副厂长的指令对他是不起作用的。这样做中层干部高兴,认为是解放了。原来工厂有13个厂级领导,如果每个厂级领导的命令都要求下边执行就令人吃不消了。一次有个中层干部开会时在桌子上放一个本子、一支笔就走了,散会也没回来。事后,问他搞什么名堂,他说有三个地方要他开会,这里热,所以就放一个本子,以便应付另外的会。此事不能怨中层领导,只能怨厂级领导。后来我们规定,同一个时间只能开一个会,并且事先要把报告交到党委和厂长办公室统一安排。
上下级领导界限要分明。副厂长是我的下级,我作出的决定他们必须服从。副厂长和科长之间也应如此。厂长对党委负责,我要向党委打报告,把计划、预算决算弄好后,经批准就按此执行。所以我跟党委书记有时一周也不见一面,跟副厂长一周见一次也是正常的。我们规定,报忧不报喜,工厂一切正常就不用汇报,有问题来找我,没问题各忙各的事。
王厂长认为,一个人管理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规定领导人的直接下级只有5~6个人。我现在多一点,有9个人(4个副厂长,2个顾问,3个科长)。这9个人我可以直接布署工作,有事可直接找我,除此以外,任何人不准找我,找我也一律不接待。
第一节 组织的概述
一、组织的概念
二、组织的分类
三、组织的作用
一、组织的概念
管理学家布朗(A.Brown)
组织就是为了推进组织的内部各组成成员的活动,确定最好、最有效果的经营目的,最后规定各种成员所承担的任务及各成员间的相互关系。
管理学家泰罗(Frederick W.Tayloy)和法约尔(Henri Fayol)
一是管理组织;二是作业组织。
所谓管理组织,主要是规定管理者的职责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
所谓作业组织,就是规定直接从事作业的工人的职责。
管理学家巴纳德(Chester Barnard)
有意识地加以协调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的活动或力量的协作系统。
管理学家孔茨(Hardd Koontz)
正式的有意形成的职务结构或职位结构等。
所谓组织是为有效地配置内部有限资源的活动和机构,为了实现一定的共同目标而按照一定的规划、程序所构成的一种责权结构安排和人事安排,其目的在于确保以最高的效率使目标得以实现。
二、组织的分类
1.按组织性质划分
●经济组织
●政治组织
●文化组织
●群众组织
●宗教组织
2.按组织形成方式划分
●正式组织
●非正式组织
3.按社会功能划分
●以经济生产为导向的组织
●以政治为导向的组织
●整合组织
●模型维持组织
4.按人员顺从度划分
●强制型组织
●功利型组织
●正规组织
5.按利益受惠程度划分
●互利组织
●服务组织
●实惠组织
●公益型组织
三、组织的作用
●组织力量的汇聚作用
●组织力量的放大作用
●组织与个人交换作用
第二节 组织理论的发展
一、古典组织理论
二、现代组织理论
一、古典组织理论
古典管理学派在组织理论方面的贡献主要有:
指明了组织职能在整个企业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把分工原理引入管理工作,主张设置专业管理职能机构
提出企业纵向组织结构的塔形分层结构模式
改进管理机构的组织形式,提出了直线——职能制
初步确立了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目标原则,即整个组织应当表现出同一个目标。
●相符原则,即赋予的权力和责任必须相符。
●责任原则,即上级对所属下级的工作绝对负责。
●等级原则,即组织中必须划分若干等级,上级领导下级。
●管理幅度原则,每一个上级领导人所直接领导的下级人数不应超过5~6人。
●专业化原则,即每个人的工作应限制为一种单一的职能。
●协调原则,即组织的各个层次、各个部门之间应达到协调一致。
●明确性原则,即对于每一职务的职责和权限有明确规定。
二、现代组织理论
1.行为科学学派的组织理论
行为科学学派也称“人际关系”学派,主要侧重研究的是管理中的人的行为。他们对组织理论的主要贡献有:
●组织是人与人的合作系统
●对古典组织理论的修改和补充
●组织结构的设计,必须考虑工作者的需要和特点
●非正式组织的职能
2.经验主义学派的组织理论
经验主义学派,通过总结企业管理过程,从中概括出一些理论和原则。他们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