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过程系统工程过程数学模型的建立与模拟.ppt

发布:2017-11-15约2.21万字共8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对于微元,涉及到的主要参数: ? z(m) z+dz(m) 气体流率(kmol/h) M M+dM 无氨基流率(kmol/h) M0 M0 转化率(分率) f f+df 氨浓度(mol分率) Y Y+dY 床层温度(K) T T+dT 环隙温度(K) TA TA+dTA (1) 氨浓度分布 对 NH3:输入的 NH3 量 + 反应生成的 NH3 量 = 输出的 NH3 量 在微元入口气体中含有一定量的 NH3 ,即存在一转化率 f,转化成 NH3 的反应物 量为 M0f 则: 输入的 NH3 量 = M0·f 输出的 NH3 量 = M0·(f+df) 故,反应生成的 NH3 量 = M0·df 由化学反应动力学知:反应生成的 NH3量 = rNH3·A·dz 式中,rNH3 —— NH3 生成的反应速率,kmol/m3触媒·h ; A —— 触媒截面积,m2 ; A·dz —— 触媒微元体积,m3 。 于是: 1 2 1 2 1 2 M0·df = rNH3·A·dz 即 …………………………① 因为需求 ,故将 化成 ,即 f 用 y 表示: NH3 的摩尔分数 y = 其中,M0f 为反应掉的 N2 和 H2 的量。 即 ,将 代入①得: ……………………………② 欲求解氨浓度的分布,关键在于 rNH3 表达式是否准确, rNH3 = f(T,P,Y,触媒性能) 1 2 dy dz df dz dy dz (2)床层中气体温度分布 微元分析见下图,H 表示流股的焓值,kJ/h 图3.21 轴向氨合成塔触媒层微元分析? H1+dH1 H2+dH2 (TA) (T) H1 H2 z dz z +dz 输入系统的总焓值 =(H1+dH1)+ H2 输出系统的总焓值 =(H2+dH2)+ H1 微元与环境间无热交换,故焓平衡方程为: ( H1 + dH1 )+ H2 + dQ反应 = ( H2 + dH2 ) + H1 即 dQ反应 - dH2 + dH1 = 0 …………………………③ 其中两项吸热: 气体 T 升高,需吸热,焓增加,即 dH2 0 ; 环隙气体上升过程中 TA 升高,吸热,(-dH1) 0 。 而放热 dQ反应 为正。 列出 dQ反应、dH1、dH2 的计算式: (i) dQ反应 = rNH3·A·dz·(-△Hr) = (ii)器壁导热: 式中,K′—— 导热系数,kJ/m·h·K ; S —— 壁厚,m ; dA —— 微元的器壁面积,m2 ; D —— 触媒筐直径,m 。 (iii) 而 M0 =( 1 + y )M ,则: 将以上列出的三项代回③式,得: (3) 环隙气体温度 TA 分布 环隙气体吸热量 = 它应该等于器壁的导热量,即: 式中, —— 环隙气体流率,kmol/h 可见,所建的轴向冷激式氨合成塔的数学模型是一阶微分方程组,可通过欧拉法或龙格—库塔法求解。 (1)物料平衡方程(M—方程,每一级 c 个) Mi,j = Fj·zi,j + Lj-1·xi,j-1 + Vj+1·yi,j+1 - (Lj+Uj)·xi,j - (Vj+Wj)·yi,j = 0 (i=1,2,…,c ;j=1,2,…,N) 共N·c个 (2)相平衡方程(E—方程,每一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