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图像处理与制作课程次课教学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图形图像处理与制作》课程第一次课教学设计
一、教案头
单元标题:前期准备 授课对象:计算机081 课次:1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 情感目标 1.能对项目进行分析,明确项目任务。
2.能收集素材 掌握素材收集方法 明确学习任务,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学习过程中要有科学研究态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扩充知识面。 能力训练任务及案例 任务一:项目分析 教学组织 多媒体教学,分组教学 教学材料 《图形图像处理与制作》校本教材 作业 收集项目一素材,查找资料准备项目一设计方案
教学内容
介绍课程基本情况,并展示图形图像行业优秀作品。
岗位需求分析以及行业介绍
课程的培养目标
《图形图像处理与制作》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熟练掌握Auto CAD、3Ds max、PhotoShop操作技能,能够从事电脑绘图员的工作岗位,同时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具有高度责任心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Auto CAD软件制作样板房平面图、施工图
能够运用3Ds max软件制作样板房室内效果图
能够运用Photoshop软件处理样板房室内效果图
能够进行房地产公司形象包装、宣传画册及logo制作
具有图形图像的初步设计能力
知识目标:
了解美工基础、色彩构成、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的基础知识
熟练掌握AUTO CAD、3DS MAX 、Photoshop软件的基本功能
掌握平面绘图、编辑、添加标注、文字、图块的方法
熟悉二维建模、三维建模、复合建模和合成建模的方法
掌握材质、灯光、摄像机以及环境设置方法。
掌握图片的编辑操作和后期处理的方法
素质目标:
在图形图像处理与制作过程中能够和客户进行良好的沟通
通过实训操作培养学生能吃苦、能承受压力和挫折的职业素质.
适应图形图像行业技术发展的需要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并养成自我学习的习惯
在完成图形图像处理与制作过程中严格执行行业标准和操作规程,具有较强的责任意识和质量观念
在完成较大项目过程中能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介绍课程的考核方式
序号 考评方式 考评实施 考核标准 备注 1 过程考评(项目考评)70%
70分 岗位素质15分 平时表现5分 上满全部课时,无缺席现象5分
缺课时数超过5% 2分
缺课时数超过10% 0分 缺课时数超过总学时的30%,总成绩记为0分 学习态度5分 学生上课表现和上课回答问题 见学习态度考核标准 合作能力5分 组员互相打分,取平均分 见合作能力考核标准 岗位能力
55分 课上项目30分 按学生独立完成项目的实际情况给予分数 见课上项目考核标准 课下项目25分 按学生实际操作情况给予分数 见课下项目考核标准 2 期末考评(上机考评)30%
30分 按照教考分离原则,由学校教务处组织考评 考核atuo cad、3d max、photoshop综合操作能力 见期末考试评分标准 介绍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
项目一情境介绍
项目情境:项目内容描述:
2009年10月进行的《企业宣传策划设计》制作;委托单位:不详;原项目实施地:辽宁阜新;项目结果:过程作品;项目改变:吴进、崔颖。
项目任务:1种典型样板房平面图及平面布局图
项目分析:
人群分析:我们企业主要面向的人群在年龄上可分为老、中、青。老年人,喜欢色彩凝重,设计风格大方、稳重;中青年人:喜欢色彩亮丽,设计风格简洁,线条。
项目定位:根据前一部分的分析,我们企业的重点宣传简约,时尚,经济适用。
项目设置:项目为三个部分:图纸建立、室内布局、图纸注释
项目标准:设计制图规范
学生分组
共分5个小组,每个小组确定一名组长(轮流单人组长)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