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制皇权不断加强.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央集权制下的两对矛盾 中央与地方的纷争(3课)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4课) 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了,丞相拜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丞相病了,皇帝还要亲自去探视。隋唐时期的宰相大臣上朝奏事也有座位。但到了宋朝,宰相大臣就只能站着同皇帝议事。明代自朱元璋起,明文规定“大朝仪”须“众官皆跪”。清朝官员上朝跪地时间特别长,以至于大臣们都准备有特别的护膝。 第4课 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演变 1、秦: 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演变 1、秦: 2、汉: 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演变 1、秦: 2、汉: 3、隋唐:三省六部制 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演变 1、秦: 2、汉: 3、隋唐:三省六部制 4、宋代:二府三司制 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演变 1、秦: 2、汉: 3、隋唐:三省六部制 4、宋代:二府三司制 中书门下(宰相):行政 枢密院:军事 三司:财政 5、元代:一省制(仅设中书省) 情境营造: 材料:阿合马(?——1282),元回回人,至元元年升为平章政事,他以善于理财受到忽必烈重用,而丞相则形同虚设,他执政十余年,采取各种手段聚敛民财,把持朝政,排除异己,使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激化。 二、明:废丞相和设内阁 二、废除丞相和设立内阁 百僚未起朕先起, 百僚已睡朕未睡。 不如江南富足翁, 日高丈五犹拥被 。 ——朱元璋 二、废除丞相和设立内阁 三、清:军机处 1、背景: 2、设立:雍正 三、清:军机处 1、设立:雍正 2、职能: 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了,丞相拜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丞相病了,皇帝还要亲自去探视。隋唐时期的宰相大臣上朝奏事也有座位。但到了宋朝,宰相大臣就只能站着同皇帝议事。明代自朱元璋起,明文规定“大朝仪”须“众官皆跪”。清朝官员上朝跪地时间特别长,以至于大臣们都准备有特别的护膝。 1、三省六部制的特点不包括 A.分工明确 B.相互配合 C.防止独裁 D.相互牵制 2、唐朝中央政府三省的运行机构是 A.尚书——中书——门下 B.中书——门下——尚书 C.尚书——门下——中书 D.门下——中书——尚书 3、元朝行使宰相职权的政府机构是 A.中书省 B.尚书省 C.枢密院 D.宣政院 4、唐朝时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统治者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完善中央集权 B.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C.减少决策失误 D.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5、“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不预,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这段引文描述的是哪一朝代的财政官制? A.汉代 B.唐朝 C.宋初 D.元朝 6、我国古代宰相制度确立和废止的起止年代分别是 A.春秋和元朝 B.秦朝和清朝 C.西汉和清朝 D.秦朝和明朝 7、明太祖废丞相,撤行中书省的目的是 A.健全地方职能 B.厉行思想控制 C.监视官吏百姓 D.强化君主专制 8、据说明太祖曾经写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为解决上述问题,明太祖 A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B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 C授予内阁大学士以票拟权 D设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9、清朝初期,对皇权构成重大威胁的是 A、议政王大臣会议 B、内阁的设立 C、六部的存在 D、南书房的设置 10、下列关于清朝军机处的表述,正确的是①雍正皇帝设立②只能参与处理军务③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④军机大臣只能跪奏笔录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 皇权与相权纷争的历史趋势: 在中枢权力体系中皇权的不断加强和相权的不断削弱 中枢权力体系:指的中央权力机构,包括中央行政、军事、监察、财政等机构的设置和权力的划分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