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ppt

发布:2017-05-29约5.19千字共3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拓展:扩大内需,发展经济 社会再生产 特别提醒: 1.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是双重的,消费增长与变化与生产相适应时,能促进生产发展;不相适应时会阻碍生产发展。不能认为消费一定促进经济增长。 2.消费与生产相互影响,互为动力。但是消费的作用再大,也是第二位的,不能认为消费有时候也能决定生产。 1.内容: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地位: 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 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3.原因: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 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4.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5.态度:必须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 6.措施: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国家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 (4)如何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方针: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②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④推进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 (5)发展、壮大国有经济的意义: 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保障国家安全、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发展战略性产业、提供公共服务,具有关键作用。 ★集体经济 (1)含义:是由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经济。 (2)地位:是我国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3)形式: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 (4)作用:体现共同富裕的原则,可以广泛吸收社会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 (5)态度:国家支持、鼓励和帮助集体经济发展。 ★混合所有制经济 (1)含义: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 (2)地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 (3)作用: 有利于国有资本增强控制力、提高竞争力, 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与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的区别 (1)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侧重于公有制在所有制结构中各种所有制成分的比例。 主要体现在: 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2)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是侧重于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对国民经济的性质、发展方向所起的作用而言的。 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考点3.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形式: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 (2)作用:在支撑经济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3)国家的政策: 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 (1)商业银行 (2)投资 3.投资与融资 (1)生产的微观主体——企业 (2)劳动者 2.企业与劳动者 (1)生产与消费 (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1.生产与经济制度 考 纲 点击 考查重点 1.生产与消费: 生产决定消费、 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发展生产的意义。 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 国有经济及其主导作用、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消费的反作用。 (2)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3)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及作用。 还想不想再消费(欲望) 消费的动力 消费(买)什么 消费对象 怎样消费(买/使用) 消费方式 消费得怎样 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考点一、生产与消费 考点1.生产决定消费 人类历史就是生产发展的历史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例1】:下图是中国移动3G标识。通过3G手机可以实现视频通话、宽带上网、观看手机电视等。手机新功能带来生活和娱乐方式新变化。这说明 (  ) A.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 B.生产决定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 C.新的消费热点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D.生产是消费的目的和动力 解析:手机的新功能带来生活和娱乐方式的新变化,体现了生产决定消费水平和方式。 考点2.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1)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2)消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