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地域联系》(同步训练)高中地理必修•第2册_中图版_2024-2025学年.docx
《第三节地域联系》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哪一项不是影响地域联系的主要因素?
A.地形地貌B.经济发展水平C.社会文化D.人口年龄结构
2、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政府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加大基础设施投资B.推动产业转移C.实施生态保护D.提高人口出生率
3、下列哪项不是促进地域联系的主要交通方式?
A.航空运输
B.铁路运输
C.公路运输
D.河流运输
4、关于经济全球化对地域联系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加强了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
B.推动了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C.增加了跨国公司的作用
D.减少了国际贸易量
5、题干:下列关于区域间联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区域间联系是指不同区域之间的人口、物资、信息、技术等的流动和交流
B.区域间联系是自发的,不受任何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C.区域间联系的主要形式是交通运输和通讯
D.区域间联系只存在于相邻的地理区域之间
6、题干:下列关于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的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A.区域联系有助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B.区域联系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
C.区域联系有助于提高区域竞争力
D.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没有关系
7、下列关于地域联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域联系是指地域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B.地域联系只存在于相邻地域之间。
C.地域联系是地域发展的唯一动力。
D.地域联系可以通过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来实现。
8、以下哪种因素对地域联系的影响最小?
A.交通设施
B.经济政策
C.通讯技术
D.自然条件
9、以下哪个地理现象体现了地域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A.某地河流的源头
B.某地气候的形成
C.某地矿产资源的分布
D.某地农业生产的类型10、在全球化背景下,地域联系的主要表现形式是:
A.国际贸易
B.国际投资
C.人口迁移
D.科技交流
11、在以下哪个地区,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最为显著?
A.平原地区
B.高原地区
C.山区
D.沿海地区
12、以下哪种交通运输方式对环境保护的影响最小?
A.铁路
B.公路
C.水路
D.空运
13、下列关于我国地域联系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地理位置优越,陆海兼备,对外联系便捷
B.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地域差异明显
C.人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民族众多,地域文化特色鲜明
D.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区域发展差距较大,地域联系紧密
14、以下关于地域联系与区域发展的关系,错误的是:
A.地域联系是区域发展的基础
B.区域发展可以促进地域联系的加强
C.地域联系与区域发展相互独立,互不干扰
D.地域联系可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15、某城市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其与周边城市的主要联系方式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海运
B.铁路
C.航空
D.电信
16、下列关于我国区域间联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东北地区与华北地区主要通过铁路和公路联系
B.西南地区与华南地区主要通过航空联系
C.东南沿海地区与西北地区主要通过管道运输联系
D.华东地区与华中地区主要通过水路联系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
第一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国某地区部分城市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某地区交通运输网络示意图
【问题】
分析材料一中该地区城市分布的特点,并说明该特点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结合材料二,分析该地区交通运输网络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第二题
题目: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某区域城市分布图
问题:请分析该区域城市分布的特点,并说明影响城市分布的主要因素。
第三题
【题目】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在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交通运输等方面的联系如下表所示:
地区
经济发展水平
产业结构
交通运输
东部沿海地区
高
高端制造业、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
高速铁路、高速公路、航空、港口
内陆地区
低
传统制造业、资源型产业
高速铁路、高速公路、铁路、公路
【问题】
分析东部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在经济发展方面的联系。
说明东部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在产业结构方面的联系。
阐述东部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在交通运输方面的联系。
《第三节地域联系》同步训练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哪一项不是影响地域联系的主要因素?
A.地形地貌B.经济发展水平C.社会文化D.人口年龄结构
答案:D
解析:影响地域联系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地形地貌、经济发展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