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寒潮》(同步训练)高中地理必修•第1册_中图版_2024-2025学年.docx
《第三节寒潮》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寒潮是指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通常带来急剧降温、大风等天气现象。下列哪个季节寒潮发生频率最高?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寒潮过境前后,下列哪一项不是其对农业可能产生的影响?
A.加速作物成熟
B.引发霜冻灾害
C.影响牲畜安全
D.增加灌溉需求
3、以下关于寒潮对我国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寒潮可以导致气温骤降,对农业生产造成损害
B.寒潮可以引发道路结冰,影响交通运输
C.寒潮会导致水资源减少,影响城市供水
D.寒潮可以促进北方地区冬季降雪,增加水资源
4、下列哪个地区最有可能受到寒潮的影响?
A.长江中下游地区
B.黄淮海平原地区
C.云贵高原地区
D.西藏高原地区
5、寒潮过境后,受影响区域的天气特征通常是:
A.温度骤降,风力减弱
B.气压降低,出现大雾
C.温度骤降,风力增强
D.气温升高,天气晴朗
6、下列哪项不是寒潮带来的正面影响?
A.减少病虫害
B.提供冬季体育活动的机会
C.促进农业灌溉
D.增加能源消耗
7、下列关于寒潮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说法错误的是()
A.可以促进农作物的生长
B.会造成农作物冻害
C.可能导致农作物减产
D.可能引发森林火灾
8、以下关于寒潮的描述,正确的是()
A.寒潮是由暖湿气流引起的
B.寒潮过境时,气温会持续下降
C.寒潮主要发生在冬季
D.寒潮对我国的影响范围较小
9、下列关于寒潮的描述,正确的是()
A、寒潮是由冷空气迅速南下引起的天气现象
B、寒潮主要发生在夏季
C、寒潮会导致我国南方地区出现严重的冰雪灾害
D、寒潮对农业生产没有影响10、寒潮对我国气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A、降低气温、增强降水
B、降低气温、增加湿度
C、降低气温、增加风速
D、降低气温、减少湿度
11、我国冬季受寒潮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是:
A.华南地区
B.东北地区
C.华北地区
D.华东地区
12、下列关于寒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寒潮是由海洋水汽凝结形成的
B.寒潮是由大气逆温层形成的
C.寒潮是由极地气旋形成的
D.寒潮是由强冷空气活动形成的
13、寒潮对我国农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个季节?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4、下列哪一项不是寒潮带来的直接后果?
A.强烈降温
B.大风
C.暴雪
D.地震
15、下列关于寒潮的描述,正确的是:
A.寒潮是指气温突然下降,但持续时间较短的现象
B.寒潮是由大气中的水汽凝结形成的
C.寒潮主要发生在冬季,是由于极地高压南移引起的
D.寒潮的形成与地球自转的倾斜角度无关
16、以下哪种天气系统与寒潮的形成关系最密切?
A.高压系统
B.低气压系统
C.飓风系统
D.反气旋系统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
第一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寒潮是冬半年影响我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寒潮爆发时,气温急剧下降,并伴有大风和雨雪,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危害。
材料二:某地气象站记录的某月寒潮爆发前后气温变化情况如下表:
日期
气温(℃)
1日
5
2日
-3
3日
-7
4日
-10
5日
-12
6日
-8
7日
-5
8日
0
问题:
分析寒潮对农业生产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针对寒潮可能带来的危害,提出至少两种防御措施。
第二题
分析以下寒潮对某地区的影响,并写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某地区在冬季受到寒潮的影响,出现连续低温天气,最低气温降至零下10摄氏度以下,持续时间超过5天。
请回答以下问题:
列举寒潮对该地区可能产生的主要影响。
针对寒潮带来的影响,提出至少两种应对措施。
第三题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北方某城市冬季气温图
(1)根据材料一,简述该城市冬季气温分布特点。
(2)分析该城市冬季气温分布差异的原因。
《第三节寒潮》同步训练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寒潮是指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通常带来急剧降温、大风等天气现象。下列哪个季节寒潮发生频率最高?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答案:D
解析:寒潮的发生与季节变化密切相关,尤其在冬季,由于北极地区温度极低,冷空气容易南下影响中低纬度地区,因此冬季是寒潮发生频率最高的季节。
2、寒潮过境前后,下列哪一项不是其对农业可能产生的影响?
A.加速作物成熟
B.引发霜冻灾害
C.影响牲畜安全
D.增加灌溉需求
答案:A
解析:寒潮带来的急剧降温可能会导致农作物遭受冻害,特别是对于那些处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