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狭窄临床实践指南中的临床问题2025 .pdf
尿道狭窄临床实践指南中的临床问题2025
推荐意见:DVIU与尿道扩张术的成功率和并发症率几相同。可根据医
疗机构的设备条件、医生经验和偏好选择任一术式。推荐等级:无推荐
证据确定性:C(弱)
投票结果:1。名成员全部(100%)表示无推荐
尿道狭窄的经尿道治疗主要包括DVIU和尿道扩张术,但需明确哪种术式
更优。本研究将成功率视为对患者有益的结局,并发症视为有害结局。通
过定性整合以下三项与本临床问题结局一致的研究(Azab等的RCT、
Wong等的Cochrane综述、基于Cochrane综述的EAU指南)进行系
统评价,所有研究均涉及DVIU与尿道扩张术的比较。
Wong等的Cochrane综述仅纳入Heyns等的一项RCT(未进行荟萃分
析),该研究将210例非闭塞性尿道狭窄患者随机分为DVIU组(n104)
和尿道扩张组(n106)o治疗后48个月成功率分别为39%和12%,两
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13),狭窄复发时间亦无差异。该研究因置信区
间宽、不确定性高及未对狭窄位置、病因和长度等混杂因素分层而受到批
评。
Azab等将88例尿道狭窄患者随机分为DVIU组(n44)和尿道扩张组
(n44),12个月时两组主观症状、排尿后残余尿量和最大尿流率均改
善。但该研究仅以Qmax作为治疗成功标准且观察期短。尿道扩张组围手
术期并发症率(14%)略高于DVIU组(11%),但无统计学差异。DVIU
组尿道出血发生率(3.8%)高于尿道扩张组(2.8%),但假道发生率相近
(尿道扩张组0.94%vs.DVIU组0.96%)。DVIU组外渗和疼痛发生率
(3.8%)高于尿道扩张组(0%)o
由于缺乏高质量研究比较DVIU与尿道扩张术,目前无证据表明两者在成
功率和并发症率上存在优劣。两种治疗在日本均由医疗保险覆盖,因此应
根据医疗机构的设备条件和医生偏好选择。
CQ5.尿道狭窄经尿道治疗后是否推荐间歇性自我扩张?
推荐意见:对于不适合尿道成形术的患者,可单独采用间歇性自我扩张以
减少狭窄复发风险。推荐等级:弱推荐证据确定性:C(弱)
投票结果:1。名成员全部(100%)表示弱推荐
尿道狭窄的经尿道治疗成功率较低,狭窄复发较为常见。间歇性自我扩张
因无需住院且减少复诊次数,已被广泛用作预防狭窄复发的辅助方法。然
而,其临床意义仍需重新评估。
通过全面文献检索,将狭窄复发作为本临床问题的结局指标。通过定性整
合Cochrane综述和EAU指南进行系统评价。根据Cochrane综述,在
DVIU后8-24个月随访期间,197例接受间歇性自我扩张的患者中85
例(43.1%)出现狭窄复发,而对照组207例未接受者中128例(61.8%)
复发,提示间歇性自我扩张可显著降低复发风险(RR,0.70;95%CI,
0.48-1.00;p0.05)o
但所有纳入研究均存在高偏倚风险,证据质量极低。EAU指南指出,经尿
道治疗后间歇性自我扩张可显著降低狭窄复发率,但仅对无法接受尿道成
形术的患者弱推荐使用该方法稳定狭窄。
目前尚无严格研究间歇性自我扩张的并发症。两项小规模研究的荟萃分析
显示,间歇性自我扩张组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RR,
0.60;95%CI,0.11-3.26;p0.56)。间歇性自我扩张组尿路感染发
生率为4.7%-18.1%,对照组为15.3%-22.7%;间歇性自我扩张组中
7.1%的患者观察到尿道出血。
间歇性自我扩张可能导致狭窄复杂化并延迟尿道成形术时机。与DVIU和
尿道扩张术类似,该操作可能使狭窄更复杂,增加后续尿道成形术难度。
此外,自我扩张技术复杂、插入疼痛及生活质量(QOL)下降等潜在危害
已被指出。
一项多中心前瞻性研究显示,85例接受间歇性自我扩张的患者中,3。例
(35.3%)操作困难,22例(25.9%)严重困难;插入疼痛和QOL影响
分别在27例(31.8%)和27例(31.8%)中为中度,15例(17.6%)
和47例(55.3%)中为重度;年轻患者及近端尿道狭窄患者QOL恶化
更显著。Khan等报告30例中8例(26.7%)因技术困难停止治疗,
Ch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