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控制习题集.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过程控制习题集
一、判断题
1. 过程控制系统中,需要控制的工艺设备(塔、容器、贮糟等)、机器称为被控对象。( )
2. 扰动量是作用于生产过程对象并引起被控变量变化的随机因素。( )
答案:扰动量是除操纵变量外作用于生产过程对象并引起被控变量变化的随机因素。
3. 由调节器输出至被调参数间的所有环节称为干扰通道。 ( )
答案:由调节器输出至被调参数间的所有环节称为调节通道。
4. 过程控制系统的偏差是指设定值与测量值之差。( )
5. 由控制阀操纵,能使被控变量恢复到设定值的物料量或能量即为操纵变量。( )
6. 按控制系统的输出信号是否反馈到系统的输入端可分为开环系统和闭环系统。( )
7. 在闭环控制系统中,按照设定值的情况不同,可分为定值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程序控制系统。 ( )
答案:在闭环控制系统中,按照设定值的情况不同,可分为定值控制系统、随动控制系统、程序控制系统。
8. 在一个定值控制系统中,被控变量不随时间变化的平衡状态,也即被控变量变化率等于零的状态,称为系统的动态。 ( )
答案:在一个定值控制系统中,被控变量不随时间变化的平衡状态,也即被控变量变化率等于零的状态,称为系统的静态,静态是一种相对静止状态。
9. 对一个系统总是希望能够做到余差小,最大偏差小,调节时间短,回复快。( )
10. 时间常数越小,被控变量的变化越慢,达到新的稳态值所需的时间也越长。( )
答案:时间常数越大,被控变量的变化越慢,达到新的稳态值所需的时间也越长。
11. 时间常数指当对象受到阶跃输入作用后,被控变量达到新稳态值的 63.2 %所需要的时间。 ( )
12. 对干扰通道时间常数越小越好,这样干扰的影响和缓,控制就容易。( )
答案:时间常数越大越好,这样干扰的影响和缓,控制就容易。
13.放大倍数K 取决于稳态下的数值,是反映静态特性的参数。( )
14.对象特性放大系数Κm是动特性,时间常数Tm和滞后时间τm是测量元件和变送器的静态特性。 ( )
答案: 对象特性放大系数Κm是静特性, 时间常数Tm和滞后时间τm是测量元件和变送器的动特性。
15. 当调节过程不稳定时,可增大积分时间或加大比例度,使其稳定。( )
16. 比例调节过程的余差与调节器的比例度成正比,比例度越大则余差越大。( )
17. 临界比例度法是在纯比例运行下通过试验,得到临界比例度 δK 和临界周期 TK,然后根据经验总结出来的关系,求出调节器各参数值。 ( )
18. 采用 PID 调节器的条件是对象纯滞后较大。( )
答案:采用 PID 调节器的条件是对象纯滞后不能太大,否则应考虑采用其他控制方法。
19. 当生产不允许被调参数波动时,选用衰减振荡形式过渡过程为宜。( )
答案:当生产不允许被调参数波动时,选用非周期衰减过程为宜。
20. 时间常数越小,对象受干扰后达到稳定值所需时间越短。 ( )
21. 化工过程中,通常温度控制对象时间常数和滞后时间都较短。 ( )
答案:化工过程中,通常温度控制对象时间常数和滞后时间都较大。应合理选择检测点。
22. 自动调节系统干扰通道放大倍数越大,则超调量越大;调节通道放大倍数越大,则超调量越小。 ( )
23. 对象特性时间常数越长,则过程反应越快,易引起较长的过渡时间。( )
答案:对象特性时间常数越长,则过程反应越慢,易引起较长的过渡时间。
24. 纯滞后时间长,将使系统超调量增加,干扰通道中纯滞后对调节品质没有影响。( )
25. 目前国内生产调节阀主要有有线性、等百分比、快开 3 种流量特性。( )
26. 积分作用可以消除余差,但要求用在对象时间常数较小,系统负荷变化较小的控制过程中。 ( )
27. 串级调节系统可以用于改善纯滞后时间较长的对象,有超前作用。( )
28. 串级调节系统可以用于非线性对象,且负荷变化又较大的场合,用于改善对象特性。( )
29. 串级调节系统要求对主参数和副参数均应保证实现无差控制。( )
答案:串级调节系统一般对主参数有控制精度要求,副回路则以“先调”、“快调”、
“粗调”的形式起到克服干扰作用,提高串级调节系统的克服干扰能力,所以副参数不能保证无差控制。
30. 凡是有两个以上的调节器相互连接,该调节系统就是串级调节系统。( )
答案:许多控制系统都是由两个以上的调节器相互连接,只有结构上有两个闭合回路;主副调节器串联,主调节器的输出作为副调节器的给定;副调节器的输出操纵调节阀动作,实现主调节器的定值控制的控制系统才是串级控制。
31. 前馈控制是按照干扰作用的大小进行控制的,如控制作用恰到好处,一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