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专题09 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和严重失误(第04期)-2018年中考历史考点总动员系列(原卷版).doc

发布:2018-03-24约1.42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聚焦考点一、1.经济方面: (1)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①时间:1958年 ②内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 (2)“左”倾错误泛滥 ①原因:对国情认识不足;缺乏建设经验;对社会主义建设急于求成;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②表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失误) ③主要标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 2.政治方面: “文化大革命”: 1966——1976年 (1)两个反革命集团:林彪反革命集团和江青反革命集团 (2)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毛泽东、周恩来机智地粉碎了林彪反革命的政变。1971年9月13日,林彪等人出逃,在蒙古温都尔汗机毁人亡。(九一三事件) (3)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1976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一举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4)“文革”中最大的一起冤案:国家主席刘少奇,迫害致死。 三、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中取得的成就 1.主要工业产品都有很大增长,石油工业尤为突出。大庆油田的建成结束了中国靠“洋油”的时代。 2.新型的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的发展起来。 3.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铁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党的好干部”焦裕禄、“普通一兵”雷锋。 【知识拓展】“一大二公” 指人民公社第一规模大,第二公有化程度高。 1958年,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在极短的一个月时间,重新改组为「人民公社」。全国有99%的农民加入公社,体现人民公社所标榜「一大」,即追求大规模化。「二公」则指实现更进一步的公有制。 人民公社的特点叫“一大二公”,实际上就是搞“一平二调”。所谓大,就是将原来一二百户的合作社合并成四五千户以至一二万户的人民公社。一般是一乡一社。所谓公,就是将几十上百个经济条件、贫富水平不同的合作社合并后,一切财产上交公社,多者不退,少者不补,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实行部分的供给制(包括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叫做共产主义因素),造成原来的各个合作社(合并后叫大队或小队)之间、社员与社员之间严重的平均主义。同时,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也都被收归社有。在各种“大办”中,政府和公社还经常无偿地调用生产队的土地、物资和劳动力,甚至调用社员的房屋、家具。这些实际上都是对农民的剥夺,使农民惊恐和不满,纷纷杀猪宰羊,砍树伐木,造成生产力的很大破坏,给农业生产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图解】大跃进运动是指1958年至1960年间,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极左路线的运动,是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及其以后不断地错误批判1956年反冒进的基础上发动起来的,是左倾冒进的产物。[来源:学科网] 名师点睛典例分类 类型一、【例1】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必然给国家和人民带来重大损失,造成下图乙点到丙点经济发展状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一五”计划 B. 三大改造 C.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 “文化大革命” 类型二、【例2】[来源:学科网]课时作业☆能力提升 1.2.他(图)身上所体现出的时代精神是[来源:学,科,网Z,X,X,K] A. 反抗侵略 B. 艰苦创业 C. 改革创新 D. 与时俱进[来源:学科网ZXXK] . 党的历史上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发生在( ) A. 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 “一五”计划时期 C.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