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5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05期)-2018年中考历史考点总动员系列(解析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聚焦考点☆巩固基础
一、新经济政策
1.背景:
⑴ 国内战争结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经济。
⑵ 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强烈不满。
2.时间:1921年
3.领导人:列宁
4.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5.作用: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政权。
6.评价:是列宁从俄国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二、苏联成立
1.时间:1922年底
2.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3.最初的四个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
4.扩大:后来扩大到15个加盟共和国。
5.解体:1991年底。
三、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来源:学科网]
1.领导人:斯大林
2.1928-1937年实施两个五年计划,使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
3.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基本实现。学科网
4.斯大林模式(又叫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1)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颁布(苏联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
(2)评价: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具有严重弊端,对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知识拓展】斯大林模式
苏联模式就是采用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它的关键要害在于树立个人崇拜。它无情践踏了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基本原则,以长官意志取代社会主义性质的民主集中制,形成了自下而上的金字塔式的个人崇拜,往后踞塔顶的则是斯大林及其接班人
【图解】两幅图片分别是“农民加入集体农庄”“集体农庄庄员在田间用餐”,反映了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历史状况,联系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实行农业生产合作社,理解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名师点睛☆典例分类
类型一、新经济政策
【例1】列宁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十月革命胜利后,他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所做出的成功探索是( )
A. 颁布1936年宪法 B. 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C. 大力倡导“民主化”和“公开性” D. 实施新经济政策
【答案】D
【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属基础题。识记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并理解其作用。
【举一反三】有人将俄国历史概括为“转折——新生——调整——僵化——解体”,“调整”指的是( )
A. 废除农奴制改革 B. 新经济政策 C. 十月革命 D. 斯大林模式
【答案】B
【解析】由“转折——新生——调整——僵化——解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转折是指俄国1861年改革,使俄国由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成为俄国近代历史的转折点,新生是指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俄国获得了新生,调整是指1921年列宁调整经济政策,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故答案是B。
类型二、斯大林模式
【例2】斯大林在1930年曾说:“当我们已经不需要容许某种程度的私人贸易自由的时候,当这种容许只会产生坏结果的时候,当我们有可能通过自己的商业组织来调整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而不必依靠私人贸易及其私人流转,不必容许资本主义某种活跃的时候,我们就‘让新经济政策见鬼去’。”斯大林这段话表达其根本意图是( )
A. 为实现国家工业化积累资金
B. 强调单一公有制和政府的调控
C. 维护已建的社会主义制度
D. 排斥市场的作用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信息:我们就‘让新经济政策见鬼去’,可以看出斯大林直接否定新经济政策的价值,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是允许发展一定的资本主义来为社会主义服务,故此题选B。
【点睛】理解掌握斯大林模式的含义,把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政策列表分析,加深理解掌握。
【举一反三】社会主义在苏联建成的标志是( )
A. 一五计划完成 B. 苏联成立 C. 新经济政策实施 D. 新宪法颁布
【答案】D[来源:学.科.网]
[来源:学科网ZXXK]
课时作业☆能力提升[来源:学科网]
1.在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那一年,苏俄开始实行的经济政策是( )
A. 战时共产党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工业国有化 D. 农业集体化
【答案】B[来源:学。科。网]
【解析】根据题干中国共产党成立那年苏俄实行的经济政策,联系所学可知,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1921年苏俄实施的经济政策是列宁探索社会建设做出的探索,即新经济政策,它是相对于已经过时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而言的,工业国有化属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农业集体化是苏联在斯大林时期实施两个五年计划的同时实行的,故正确答案为B。学科.网
2.“它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生的,曾经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