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8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课件 新人教版.ppt

发布:2018-05-13约2.15千字共2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大事件与阶段特征 一五计划 1953年 1954年9月 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颁布 1956年 中共八大召开 1956年底 1957年 1958年 “一五”计划 三大改造 1964年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6年 1976年 “大跃进”与 人民公社化运动 文化大革命 【阶段特征】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过程艰难曲折,但总的趋势是向前发展。 1957年,一位诗人写道:“请看,中国张开了翅膀——一桥飞架,天堑变通途!车轮追风,‘屋脊’建新路!……”该诗句表达了 (  ) A.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的喜悦 B.三大改造胜利完成后的欢乐 C.“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后的欣喜 D.“大跃进”运动全面展开后的热情 方法 指导 社会主义的道路探索(1953-1976)经济建设取得成就,应抓住三个时期特点。 第一,1953-1956年,一五计划的顺利实施、三大大改造的完成,取得良好的效果。 第二,1956-1966。了解中共八大良好开端,1961国民经济调整都使经济发展较快。 第三,1966-1976。指的是“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在周恩来、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时,经济迅速回升。 C 考点1 一五计划 背景 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低,工业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全 目的 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时间 1953-1957年 基本任务 (1)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2)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3)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主要成就 工业 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 投产 交通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 意义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我国在“一五”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是:工业占58.2%,农林水利占7.6%,运输邮电占19.2%,文化教育和卫生占7.2%,其他占7.8%。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大体是1:7.9。由此可见,我国当时 (   )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优先发展运输邮电业 C.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 D.三大改造稳步推进 易混 警示 “一五计划”是优先发展重工业而不是片面发展重工业。 新中国成立时,“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一落后局面的改变开始于 ( ) A. “一五”计划时期 B. “大跃进”运动时期 C.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A 解题思路 “汽车、飞机、拖拉机”属于工业领域的产物,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实行了“五年计划”,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局面,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体系。 考点2 五四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颁布: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内容: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性质: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954年宪法颁布后,《共同纲领》完成了它临时宪法的历史使命。 温 馨 提 示 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之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以下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部)三部法律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分别颁布于1912年、1949年、1954年 B.分别标志着近代民主革命高潮、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过渡时期政治建设的成就 C.分别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新中国临时宪法、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性质 D.分别由南京临时参议院、新政协、全国人大制定 B 据1954年9月《人民日报》报道:在全国人民普选的基础上,各地选出1226名代表,其中包括177名少数民族代表, 147名妇女代表。这些代表齐聚北京中南海参加会议,共商国是。这次会议是 ( ) A.中共七大 B.开国大典 C.第一届全国人大 D.政治协商会议 C 解读图表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出现下表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三大改造的完成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行 C.苏联的经济援助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年份 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集体所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1952 71.8% 6.9% 0.7% 1.5% 19.1% 1956 7% 0.1% 7.3% 53.4% 3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