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8.1 物理学史问题-决战2018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学案(解析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八部分 专题复习
8.1物理学史问题
一、初中物理出现的物理学家与主要贡献
1.奥斯特(丹麦)实验证明了电流(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1820年),实现了“电生磁”。[来源:Zxxk.Com]
3.欧姆(德国)得到了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即欧姆定律。
4.焦耳(英国)证明了焦耳定律。
5.我国北宋科学家沈括发现了地球磁偏角。
6.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了真空中的光速是物体运动的极限速度理论。
7.中国的墨翟(墨子)首先进行了小孔成像的研究。
8.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创立了牛顿第一定律、万有引力定律,解释了白光是由不同颜色的七色光组成的复色光。
9.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率先进行了物体不受力运动问题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一切运动着的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它的速度保持不变,并一直运动下去。
10.意大利物理学家托里拆利首先测定了大气压的值为1.013×105帕。
11.古希腊物理学家阿基米德得出了阿基米德原理。
12.法国物理学家迪卡尔研究了物体不受其他物体的作用时,它的运动就不会改变运动方向。
13.瑞典的摄尔修斯制定了摄氏温标。
14.热力学温标的创始人是英国的开尔文。
15.英国科学家麦克斯韦提出了电磁波理论,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实验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
二、用科学家名字命名的单位和定律
1.单位:(1)电量、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率的单位分别是库仑、安培、伏特、欧姆、瓦特。
(2)力、压强、功率、功、能、频率的单位分别是牛顿、帕斯卡、瓦特、焦耳、焦耳、赫兹。
(3)摄氏温度、热力学温度、热量的单位分别是摄氏度、开尔文、焦耳。
2.物理定律
(1)欧姆定律:一段导体中的电流与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公式是:。
(2)焦耳定律:通电导体放出的热量与通过导体的电流的平方、导体电阻、通电时间成正比;公式是:。学科-网
(3)牛顿第一定律: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
(4)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公式是:F浮=G排。
考点:历史上物理学家及其贡献
(2017·广东)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m/s,当导线中通过电流时,放在旁边的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电流周围存在 ;丹麦物理学家 (选填“法拉第”、“奥斯特”或“欧姆”)是第一个发现电与磁之间联系的人。
【考点点评】考点: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电流的磁场、历史上物理学家及其贡献。
变式跟进:(2016·深圳市)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B.为了纪念牛顿对物理学的重大贡献,用他的名字作为功的单位;
C.当发现有人触电时,应立即用手把人拉开;
D.一般家用空调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约为0.1kW
【解析】A:奥斯特发现电生磁现象后,无数物理学家尝试磁生电的研究。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最早发现了磁生电-电磁感应现象,为人类大规模获得电能提供了可能;故A正确。
B:牛顿是物理学中力的单位,功和各种能量的单位是焦耳;故B不正确。
C:当发现有人触电时,首先要切断电源,或者用绝缘的竹竿、木条、橡胶棒将触电者身上的电线挑开,切忌用手把人拉开;故C不正确。
D:家用空调的额定功率一般在1000W=1kW以上;故D不正确。
正确答案是A。
【答案】A。
【考点点评】考点:历史上物理学家及其贡献、安全用电常识、家用电器的知识。
一、选择题
1.(2016·山西)他,19岁进入剑桥大学,靠为学院做杂务的收入支付学费。他的伟大成就-光的色散、惯性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和微积分学等,为现代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当人们赞誉他时,他却说:“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为了纪念他对科学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人们用他的名字命名了下列哪个物理量的单位( )。
A.力;B.压强;C.电流;D.电阻
【解析】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是一位博学、刻苦的科学追求者。由于牛顿在剑桥受到数学和自然科学的熏陶和培养,对探索自然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家乡安静的环境又使得的思想展翅飞翔。1665~1666年这段短暂的时光成为牛顿科学生涯中的黄金岁月,在自然科学领域内思潮奔腾,才华迸发,思考前人从未思考过的问题,踏进了前人没有涉及的领域,创建了前所未有的惊人业绩。
牛顿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在数学、光学、力学等方面做出卓越贡献
故此题答案是A。
【答案】A。
【考点点评】考点:历史上物理学家及其贡献。
2.(2015·镇江)下列物理学家中,将其名字命名为电压单位的是( )。
A.安培;B.欧姆;C.焦耳;D.伏特
【解析】安培是电流单位,欧姆是电阻单位,焦耳是能量单位,伏特是电压单位,故用物理学家伏特的名字命名为电压单位,D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