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1 温度 物态变化 凝固与溶化-决战2018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学案(解析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部分 热学
3.1 温度
一、温度
1.温度: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我们常说热的物体它的温度高,冷的物体它的温度低,如果两个物体冷热程度一样,它们的温度相同。
2.摄氏温度:用“℃”表示,读作**摄氏度。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规定为0℃,沸腾的水的温度规定为100℃,然后把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0℃以下读作负**摄氏度或零下**摄氏度(如-10℃,读作负10摄氏度或零下10摄氏度)。
3.温度计: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温度计的构成:玻璃泡、玻璃管、水银和刻度。常见温度计如图(1)所示。
图(1)常见温度计
4.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图(2)温度计的使用
(1)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
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并估测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读数:图()中温度计读数为: 16.0
图(3)温度测量要点[来源:学#科#网Z#X#X#K]
5.
图(4)体温计
二、物态变化
1.物态变化:物质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叫物态变化。固态、液态、气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物质以什么状态存在,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2.物态变化伴随能量变化:物态变化时伴随热量的传递,其变化规律如图(5)所示。
图(5)物态变化热量传递图
三、熔化和凝固
1
(1)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
()熔化过程的特点:固、液共存,物质温度不变
()晶体熔化的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2
(1)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熔化和凝固是可逆的两各物态变化过程。
(凝固过程的特点:固、液共存,温度不变
(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相同。
(凝固的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3晶体和非晶体:固体可分为警惕和非晶体。学*科网
(1)晶体:熔化时有固定熔点的物质;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熔点的物质。
(2)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有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
考点一:温度、摄氏温度
(
A.初中物理课本的质量是200kg;B.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是37oC;
C.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20V;D.高山上的大气压为1.5×105Pa
【解】
正确答案是C。
【答案】
【】考点:
变式跟进1:(2017?吉林卷)下列表述符合实际的是( )。
A.人体的正常温度约是37℃;B.一个鸡蛋的质量约是200g;
C.家庭电路的电压是380V;D.手电筒中的电流约是2A
【解】
【答案】
【】考点:
考点二:
(2017·兰州)对于水银体温计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其分度值为0.01℃;B.它利用了气体热胀冷缩的原理;[来源:学科网]
[来源:Z_xx_k.Com]
【】考点:
变式跟进(物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基础科学,正确使用仪器的技能是做好物理实验的基础,下列操作规范的是()。
A.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来读数;
B.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不调零就直接进行测量;
C.使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用手直接拿取砝码;
D.不能直接把电流表接在电源的正、负极上
【解】
【答案】
【】考点:
考点三:物态变化
A.物态变化是凝固,放出热量;B.物态变化是汽化,吸收热量;
C.物态变化是熔化,吸收热量;D.物态变化是液化,放出热量
【】考点:
变式跟进3:(2017·攀枝花)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的是( )。
A.冰雪消融 B.露珠的形成 C.霜的形成 D.冰的形成 【解】
【答案】
【】考点:
考点四:溶化和凝固
(2017·哈尔滨)下列现象中属于溶化的是( )。
A.松花江里冰雪消融的过程;B.太阳岛湿地中荷叶上露珠的形成;
C.植物园内清晨轻盈的雾的形成;D.冰雪大世界中雪的形成
【】考点:
变式跟进
A.将冷饮从冰箱里拿出时,感觉到“粘”手是凝固造成的;
B.包装盒外面的霜,是液化造成的;
C.打开冷饮包装纸,看到有“白气”生成是升华造成的;
D.吃冷饮时感到凉爽,主要是凝华造成的
【解】
B.包装盒外面的霜,是液化造成的;此说法错误。包装盒上的霜是固态,它是水蒸气遇冷急剧凝华成固态的现象;不是液化。
C.打开冷饮包装纸,看到有“白气”生成是升华造成的;此说法错误。打开包装纸后,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滴形成的现象,属于液化现象。
D.吃冷饮时感到凉爽,主要是凝华造成的;此说法错误。吃冷饮时,有固态的饮料变为液态,此过程吸热,故感到凉爽,此过程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