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优指导2017版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14单元现代生物科技专题2细胞工程课件苏教版.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 * * * * * * -*-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自主梳理 典题试做 核心突破 例题(2015河北唐山二模)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某研究小组对小鼠的肝肿瘤细胞(甲)和正常肝细胞(乙)进行培养。 材料2:基因敲除是通过一定的途径使机体特定的基因失活或缺失的技术。 (1)材料1属于 工程范畴。制备肝细胞悬浮液时剪碎肝组织,再用 处理,肝细胞培养过程中通常在培养液中通入5%的CO2,其主要作用是 。为了防止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菌的污染,可向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 。? -*-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自主梳理 典题试做 核心突破 (2)材料2属于基因工程的范畴。将某基因插入基因表达载体的目的基因中,使目的基因 ,通过 技术导入ES细胞中。观察基因敲除前后生物体性状的变化,可以研究目的基因(敲除基因)的 ;敲除抗原决定基因,还可获得适合人体移植的其他动物器官,减弱或消除 。? -*-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自主梳理 典题试做 核心突破 答案:(1)细胞 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 维持培养液的pH 抗生素 (2)失活(或灭活) 显微注射 功能 免疫排斥(或排斥反应) 解析:(1)培养小鼠的肝肿瘤细胞和正常肝细胞的技术手段是动物细胞培养。制备肝细胞悬浮液时剪碎肝组织,再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肝细胞培养过程中在培养液中通入5%的CO2的目的是维持培养液的pH。为了防止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菌的污染,可向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抗生素。(2)基因工程中将某基因插入基因表达载体的目的基因中,则目的基因因结构改变而失去活性,通过显微注射技术导入ES细胞中。观察基因敲除前后生物体性状的变化,可以研究目的基因(敲除基因)的功能;敲除抗原决定基因,还可获得适合人体移植的其他动物器官,减弱或消除免疫排斥。 -*-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自主梳理 典题试做 核心突破 对应训练1 (2015北京重点中学月考)Rag2基因缺失小鼠不能产生成熟的淋巴细胞。科研人员利用胚胎干细胞(ES细胞)对Rag2基因缺失小鼠进行基因治疗。其技术流程如图。? -*-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自主梳理 典题试做 核心突破 (1)步骤①中,在核移植前应去除卵母细胞的 (结构)。? (2)培养细胞过程中,要置于CO2培养箱中,其中CO2的主要作用是 。? (3)步骤③中,需要构建含有Rag2基因的表达载体。可以根据Rag2基因的 设计引物,利用PCR技术扩增Rag2基因片段。用HindⅢ 和PstⅠ限制酶分别在片段两侧进行酶切获得Rag2基因片段。为将该片段直接连接到表达载体,所选择的表达载体上应具有 酶的酶切位点。? (4)为检测Rag2基因的表达情况,可提取治疗后小鼠骨髓细胞的 ,用抗Rag2蛋白的抗体进行杂交实验。 -*-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自主梳理 典题试做 核心突破 答案:(1)细胞核 (2)维持培养液的pH (3)核苷酸序列 HindⅢ和PstⅠ (4)蛋白质 解析:(1)核移植是将体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母细胞中,所以实验前要去除卵母细胞的细胞核。(2)用于动物细胞培养的CO2培养箱中的CO2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3)设计引物要循序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所以根据Rag2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进行设计。Rag2基因是利用限制酶HindⅢ和PstⅠ切割获得的,所以表达载体应具有HindⅢ和PstⅠ的酶切位点。(4)基因表达的产物是蛋白质,所以提取小鼠骨髓细胞的蛋白质进行抗原—抗体杂交。 -*-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自主梳理 典题试做 核心突破 对应训练2 人类在预防与诊疗传染性疾病的过程中,经常使用疫苗和抗体。已知某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为RNA病毒,该病毒表面的A蛋白为主要抗原,其疫苗生产和抗体制备的流程之一如下图:? -*-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自主梳理 典题试做 核心突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代表的是 。? (2)上述基因工程中的核心步骤是 ,构建A基因表达载体时,必须使用 和 两种工具酶。? (3)若将含有A基因的受体细胞在体外培养,必须满足无菌无毒、营养、 、气体环境等条件,才能使细胞大量增殖;若受体细胞是受精卵,则需将其在体外培养到 时期,将其移入母体子宫,培育成转基因动物。转基因动物可以作为 ,生产A蛋白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