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大纲.docx
《小学数学根底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小学数学根底理论
适用专业:小学训练总学时、学分:48学时、3学分
课程类别:学科专业必修课
考核方式:考察
其中实践学时:0学时
一、课程教学目的
《小学数学根底理论》是小学训练专业的必修课程,是学生从事小学数学教学所必需把握的根底学问。该课程主要争辩小学阶段涉及的数、数的性质和数的运算及其量与计量的学问。它把在小学用直观、描述的方法来表达的内容从理论上进展争辩深化。本课程教学目的:帮助师范生从深层次生疏小学数学学问,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削减教学中的科学性错误。
二、课程教学要求
本课程主要争辩整数、分数〔百分数〕、小数的概念、表示法、性质及其四那么运算;整数、分数〔百分数〕、应用题;近似数与近似计算的理论;了解有关学问的历史资料。
执行本大纲,课程教学要遵循以下要求:
1.留意讲清本课程中的根本概念和根本理论,在保持课程科学性和系统性的根底上,要突出重点、难点。
2.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的音、影、画等特点来提高教学质量。
3.教学过程中可以在某些重点章节上引导学生争辩、查阅资料、课后观点沟通、写小组争辩报告,从多方面培育学生的综合力量。
三、先修课程
初等数论等课程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
课程重点与难点:学问的深化与系统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本课程的教学以讲授为主,并辅之以争辩、专题争辩、阅读等方法,同时在课程进展中结合具体内容设计实践主题,使学生系统把握
数学学问的根底上,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
六、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整数〔8学时〕
1.教学内容
〔1〕整数的概念和计数法;
〔2〕整数的加法和减法;
〔3〕整数和乘法和除法;
〔4〕四那么混合运算;整数四那么运算应用题。
2.重、难点提示
〔1〕教学重点:四那么运算的意义与性质,解算术应用题的技能。
〔2〕教学难点:运算性质的证明、算术法解应用题。
其次章分数〔8学时〕
1.教学内容
〔1〕分数的概念和性质;
〔2〕分数的四那么运算;
〔3〕分数的应用题
2.重、难点提示
〔1〕教学重点:分数意义及四那么运算意义和性质,算术法解分数应用题。
〔2〕教学难点:用连分数解决问题,算术法解较简单的分数应用题。
第三章小数〔8学时〕
1.教学内容
〔1〕小数的概念和性质;近似计算。
〔2〕小数和分数;
〔3〕百分数;
〔4〕近似计算。
2.重、难点提示
〔1〕教学重点: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理论,近似计算的有关概念与法那么。
〔2〕教学难点:分数与小数互化,近似计算。
第四章比例与方程〔8学时〕
1.教学内容
〔1〕比与比例
〔2〕函数
〔3〕算术与代数
〔4〕方程
2.重、难点提示
〔1〕教学重点:比例的理解与应用;方程的理解
〔2〕教学难点:算术与方程的关系
第五章图形与几何〔8学时〕
1.教学内容
〔1〕一维图形
〔2〕二维图形
〔3〕面积定理
〔4〕三维图形
〔5〕勾股定理
2.重、难点提示
〔1〕教学重点:从一维图形到三维图形的理解与拓展
〔2〕教学难点:勾股定理的应用
2022年。
第六章概率与统计〔8学时〕
1.教学内容
〔1〕频率与概率
〔2〕统计
〔3〕数据分析
2.重、难点提示
〔1〕教学重点:频率与统计的理解与应用
〔2〕教学难点:数据的分析与解释
八、学时安排
章目教学
内容
音敕米
教学
环节
第五章图形
与几何
理论教学学时实践
教学学时
第六章概率
与统计
8
总计
九、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
考察
2.成绩构成:
8
8
8
8
8
48
学科总成绩由期末考核和寻常考核组成
十、选用教材和参考书目
参考书目:[1]《小学数学根底理论》,曹一鸣、曾小平主编,训练科学出版社,
[2]《小学教师之友系列根底数学》,人民训练出版社小学数学室编著,人民教
育出版社,20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