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论》第三段.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过秦论》第一段、第二段 温故知新 《过秦论》第三段学习 * 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 一、词类活用现象 1.名词作状语 像……一样 内立法度……外连衡而斗诸侯 对内;对外。 2.动词使动用法 外连衡而斗诸侯 使……相斗 二、通假字 外连衡而斗诸侯 第一段重点文言知识 通“横” 地理优势:崤函之固 雍州之地 政治雄心:席卷、包举 囊括、并吞 商君辅佐:法度、务耕织 连横,斗诸侯 秦国崛起 1.找出文中古今异义词语。 (1)以致天下之士(2)不爱珍器(3)于是六国之士……(4)流血漂橹(5)秦人开关延敌 孝公既没约从离衡 2.找出文中通假字。 二段重点文言知识 1.找出文中古今异义词语。 (1)以致天下之士(2)不爱珍器(3)于是六国之士……(4)流血漂橹(5)秦人开关延敌 孝公既没约从离衡 2.找出文中通假字。 来招纳 吝惜 在这时 盾牌 打开关隘 “殁”:死 “纵”;“横” 二段重点文言知识 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义 兵 收天下之兵 制其兵 制 赵奢之伦制其兵 制其弊 延 开关延敌 延及孝文公 爱 因 不爱珍器 宽厚而爱人 因遗策 因利便乘 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义 兵 收天下之兵(兵器) 制其兵 (军队) 制 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 制其弊(制服) 延 开关延敌(迎击) 延及孝文公(延续) 爱 因 不爱珍器(吝惜) 宽厚而爱人(爱护) 因遗策(沿袭) 因利便乘(趁着) 找出文段中的同义词:(课本53页第三题) 1.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2.于是六国有………之属为之谋…之徒通其意……之伦制其兵。 3.追亡逐北,因利乘便 4.找出文段中的同义词: 取、举、割、收 —— 攻取;属、徒、伦 —— 一类人,等人。 5.按要求找出词性活用的词语 (1)名词作状语: (2)动词使动用法: (3)动词作名词: 南取汉中 : 流血漂橹 : 追亡逐北: (4)形容词作名词: 尊贤而重士因利乘便 (5)形容词作动词: 秦国扩张 段落大意 三王扩张:东南西北 诸侯恐惧:合纵缔交 开关延敌:伏尸百万 二王无事:享国日浅 扩张 秦国扩张 第三段 口头翻译文句。辨析下列句子翻译正误。 口头翻译文句。辨析下列句子翻译正误。 (1)振长策而御宇内。 A.举起长鞭来驾驭天下。B.举起长鞭来奴役天下百姓。 口头翻译文句。辨析下列句子翻译正误。 (1)振长策而御宇内。 A.举起长鞭来驾驭天下。B.举起长鞭来奴役天下百姓。 口头翻译文句。辨析下列句子翻译正误。 (1)振长策而御宇内。 (2)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A.举起长鞭来驾驭天下。 口头翻译文句。辨析下列句子翻译正误。 (1)振长策而御宇内。 (2)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A.举起长鞭来驾驭天下。 A.用残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百姓。B.拿着敲和扑这些刑具来鞭打天下百姓。 口头翻译文句。辨析下列句子翻译正误。 (1)振长策而御宇内。 (2)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A.举起长鞭来驾驭天下。 A.用残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百姓。B.拿着敲和扑这些刑具来鞭打天下百姓。 口头翻译文句。辨析下列句子翻译正误。 (1)振长策而御宇内。 (2)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A.举起长鞭来驾驭天下。 A.用残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百姓。 (借代,应用引伸义) (3)乃使蒙恬到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A.于是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守卫边防。B.于是派蒙恬去筑守像篱笆一样重要的长城。 (3)乃使蒙恬到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A.于是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守卫边防。B.于是派蒙恬去筑守像篱笆一样重要的长城。 (3)乃使蒙恬到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4)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 人十二…… A.于是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守卫边防。 A.收集天下的军队。把他们集中到咸阳,让他们销毁兵刃和箭头,铸成十二个金属人。 B.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到咸阳,(然后)销毁这些兵器,铸成十二个金属人。 (3)乃使蒙恬到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4)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 人十二…… A.于是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守卫边防。 A.收集天下的军队。把他们集中到咸阳,让他们销毁兵刃和箭头,铸成十二个金属人。 B.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到咸阳,(然后)销毁这些兵器,铸成十二个金属人。 (3)乃使蒙恬到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4)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 人十二…… A.于是派蒙恬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