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QC成果:轮胎吊照明系统改造.doc

发布:2017-06-04约3.74千字共1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轮胎吊照明系统改造 港埠分公司综合队QC小组 2014年10月 目 录 简介 一、小组概况 二、选题理由 三、现状调查 四、设定目标 五、原因分析 六、要因确认 七、对策制定 八、对策实施 九、效果对比 十、总结回顾及下一步打算 简 介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港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吞吐量的快速增长,件杂货的种类也随之增多,特别是一些件杂货的运输方式也存在多样性。件杂货作业的突出特别是作业环境的多变性,尤其是高箱车、火车等一些较宽较大车型,距离驾驶室作业有一定距离,夜间作业视线较差,装卸货物时对灯光的要求比较高,特别是作业现场的光线照明不好或者作业场地离高杆灯等照明设备较远,这就更需要靠吊车自身照明来满足作业条件。原来吊车只有在驾驶室前面有两个前照灯和棚顶有个照明灯,灯的照度不够,以及照射角度小,以平面照射,不能够给作业现场提供很好的立体全方位的光线照明,高箱车及火车等车型灯光照不到箱内,严重影响夜间作业了作业效率和安全性。 我们QC小组针对这一问题对25T和50T吊车进行了照明系统改造,通过线路研究,在控制柜引出电源线,设置独立开关,在臂架上加装一个LED灯,25T吊车照明灯电压为220V,50T吊车照明灯电压为24V。为了满足不同货种及作业场地需要,自主设计固定支架,照明灯可随臂杆自由垂直向下照明也可固定角度照明,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与工作的安全性。 一、小组概况 1. QC小组人员表 小组名称 港埠分公司综合队QC小组 课题类型 攻关型 成立时间 2014年4月 活动时间 2014.5-2014.7 验证效果 有效 小 组 成 员 简 介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称 职务 小组分工 马胜 男 35 工程师 副队长 (主持工作) 组长 雷震 男 27 助理工程师 副队长 成员 刘鲁南 男 38 工程师 副队长 成员 张锦强 男 32 助理工程师 副队长 成员 吕立新 男 44 高级技师 技术员 成员 栾积军 男 44 技师 技术员 成员 于兴成 男 27 助理工程师 技术员 成员 制表人:雷震 时间:2014.09 2、本次活动时间表 时间 内容 2014.5 2014.5-2014.6 2014.5-2014.6 2014.6-2014.7 选题理由 ……… ——— 现状调查 ……… ——— 设定目标 ……… ——— 原因分析及要因确认 ……… ——— 对策制定 ……… ——— 对策实施 ……… ——— 效果对比 ……… ——— 巩固措施 ……… ——— 总结回顾及下一步打算 ……… ——— 计划:……… 实际:———— 制表人:雷震 时间:2014.09 三、选题理由 四、现状调查 近期对25T和50T吊车作业及照明设施进行了现场调查,发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作业环境的多变性 吊车作业地点比较多,场地状况及环境各不相同,主要作业地点为码头前沿及后场地、物流园、北大圈、保税区、火车线等区域。每个作业地点的条件不一样,光源及光线照明强度提供也不一样。 2、件杂货种类多样性 件杂货种类繁多,尤其夜间进行长大件、重大件等作业时,因为变幅角度限制,使得车辆和货物相对较远,如果夜间照明效果不良,难以看清起落地点,容易发生刮碰、挤压、货损等危险因素,夜间吊车作业对于司机的视线清晰度要求很高,尤其是人机配合作业,更要保证视线清晰,手势明确等安全要求。 3、故障率高 由于长时间开灯作业,加上车辆本身的振动,普通灯泡的寿命短,出现灯泡烧损故障,提高了故障率。 4、照明条件受限 吊车原有的灯光受灯泡型号的影响,光照的范围比较窄,且光照强度不够,远距离亮度不够,不能更好的提供光线;且驾驶室顶棚处的照明灯,为普通照明灯,以平面照射,对于纵深处地点起不到照射作用。 五、设定目标 1、设定目标 根据现场调查分析,吊车的照明不能满足夜间现场作业条件,我们做出了相应的措施。我们小组将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为:吊车照明系统改造。 可行性 六、原因分析 七、要因确认 序号 末端因素 确认 负责人 判定 1 设计的灯数量少,位置不佳 驾驶室前方两个前照灯和驾驶室顶棚灯 刘鲁南 要因 2 普通灯泡寿命短 灯泡坏的频率太高 吕立新 非要因 3 作业场地照明光源不足 光线范围比较窄,亮度不够 张锦强 要因 4 改造成本低廉 改造所需要的物料都是基本物料,价格便宜 栾积军 非要因 5 件杂货物种类繁多 长大件、重大件等特殊作业要求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