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分析化学第三章习题.ppt

发布:2017-07-02约4.82千字共1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题目 分析 解题过程 题目 解题过程 题目 解题过程 题目 解题过程 题目 分析 解题过程 解题过程 题目 解题过程 解题过程 题目 分析 标定Na2S2O3溶液,称取基准物KIO3 1.385g,用H2O溶解后稀释至250mL,移取25.00mL于250mL碘量瓶中,加入适量H2SO4溶液,然后加入过量KI,待反应充分完成后,用待标定的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体积26.38mL,试计算Na2S2O3标准溶液的浓度。 解题思路:确定基准物与Na2S2O3溶液的物质量关系。以基准物KIO3标定Na2S2O3溶液属于置换滴定,涉及两步反应: 第一步 基准物与过量KI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定量的碘 IO3- + 5I- + 6H+= 3I2 + 3H2O 第二步 在弱酸性中进行 3I2 + 6S2O32- = 6I- + 2S4O62- 要使标定获得准确结果须掌握的条件: (1)KIO3的称量要准确; (2)掌握好两个反应的条件,确保反应及量关系。 解: 根据反应: IO3- + 5I- + 6H+= 3I2 + 3H2O 3I2 + 6S2O32- = 6I- + 2S4O62- 确定IO3-与Na2S2O3的化学及量关系: n(IO3-) : n(S2O32-) = 1:6 因此, c(Na2S2O3) = = = 0.1472 mol·L-1 已知KMnO4标准溶液的浓度为0.02010 mol·L-1,求滴定度 、 。 解题思路:根据滴定度的定义,1ml滴定剂相当于被测物的克数,写出两个反应方程式,确定物质量关系。 解:为了测Fe,首先将试样溶解于HCl溶液,然后进行预还原,使Fe          全部变为Fe2+,Fe2O3→2Fe2+ 反应方程式为: 5Fe2+ + MnO4- + 8H+ = 5Fe3+ + Mn2+ + 4H2O 物质量分别为: n(Fe):n(KMnO4) = 5:1,n(Fe2O3):n(KMnO4) =5:2 列出算式: = = 根据定义: V(KMnO4)=1mL,将已知量代入计算式, 计算得: = = 小结: 本题要对测定过程加以理解,将试样先还原为亚铁后再测定,写出平衡方程式,找出化学计量关系就不难计算。 写出NH4HCO3,NaH2PO4水溶液的质子条件式。 解题思路:首先确定零基准的物质,即溶液中大量存在并参与质子转移的物质,在NH4HCO3溶液中是NH4+,HCO3-,H2O;其次,确定哪些物质得到了质子,得到多少,哪些是失去质子的物质,并建立等量关系,即质子条件式。 解: (1)在NH4HCO3水溶液中,得失质子的反应有: HCO3- + H2O H2CO3 + OH- HCO3- H+ + CO32- NH4+ H+ + NH3 H2O H+ + OH- 将得到质子的物质写在等式左边,失去质子的物质写在右边,得到质子条件式: [H+] + [H2CO3] = [CO32-] + [NH3] + [OH-] (2)NaH2PO4水溶液的质子条件式 在NaH2PO4水溶液中,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