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旁观者文概要.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梁启超(1873—1929);梁启超自评;写作背景;戊戌变法;1、对无责任的旁观者的抨击(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的先声);
2、现代政论文纵情说理的典范。;;第一部分 ;小悦悦事件;[看见]旁观者 周星驰;旁观者;警语与熟语;总结 ;文本分析;文本分析;;第二部分;混沌派:不知有所谓世界,不知有所谓国,不知何者为可忧,不知何者为可惧。
为我派:办此事而无益于我,则我惟旁观而已;亡此国而无损于我,则我惟旁观而已。
呜呼派:以咨嗟太息、痛哭流涕为独一无二之事业,“无可奈何”四字是其口诀,“束手待毙”一语是其真传。
笑骂派:常立于人之背后,而以冷言热语批评人。
暴弃派:以我为无可为之人,常望人而望己。
待时派:旁观天时,待时而办事,时不到,则无可办之事。;政论文;笔锋常带情感:“盛气凌文”,更多以情动人,而非完全以理服人;
讲究为文的气势:铺排议论,文气充沛,如长江大河,滔滔滚滚;
善于运用比喻或类比性说理;
作为思想启蒙教育家,推广白话文更能使民众接受。
一扫晚清思想文化界萎靡不振的文风,给社会带来了刚健明快的气象。;1、梁启超对看客的分类和批评你是否同意,为什么?
2、你喜欢梁启超的文风吗?说说理由。
3、梁启超主张文学要成为启发国民政治觉悟的工具,此种主张是否合理?
4、中国人的国民性究竟如何,你对此有何看法?一个民族有没有共同的所谓国民性?
5、这篇文章的内容还有没有现实意义?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