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历史的旁观者-时间.pdf
君子忧道不忧贫。——孔丘
时间:人类历史的旁观者
作者:杨新美来源:科学时报发布时间:2011-1-20
《时间的故事》,[英]利平科特等著,刘研、袁野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2月出版,
定价:198.00元
君子忧道不忧贫。——孔丘
“
大斯隆星盘”黄铜约1295年大英博物馆
大斯隆星盘40个指针中,33个有拉丁化的阿拉伯星名。指针本身的形状也像从龙、鸟和狗
的头部伸出的长而尖的舌头。伦敦盘还刻有划分12个占星宫位的线。
菲利普·兰斯博格,《托勒密天球平球图……星盘》,米德尔堡,1635年。
□本报记者杨新美
还记得儒勒·凡尔纳笔下《八十天环游地球》中的菲利亚·福格
吗?这位福格先生在回到伦敦欲结束环游旅行时却发现自己所想的
12月21日是当地的前一天。为了追上那一天,为了能在打赌期限内
完成旅行,于是他向东环游,奇迹发生了,因为格林威治和180度子
午线的力量,他提前完成环游世界……
时间,就是这样一个被人类忽略的谜。而今,有一本名为《时间
的故事》的巨著,将科学、人文、艺术融为一体,让读者们看到了人
类在处理时间问题上的整个过程。解析了直到19世纪,意大利人是
如何从日落算一“日”之初的,为何当时意大利时钟必须每隔5到
10天就要调校;讲述了1884年10月,来自25个不同国家的41名
代表如何为世界确定一套计时惯例;讲述了为什么印度将一年定为
365天……
被人类忽略的谜
君子忧道不忧贫。——孔丘
《时间的故事》一书,顾名思义,讲述的就是从地球文明之初到
第三个千年伊始关于时间的所有故事。翻开目录,会惊讶,原来被我
们所忽视的“时间”成为书中的主角,它的触角不仅触碰到我们每个
人的点滴生活中,更是渗透在文化、历史、宗教、政治、科学各个角
落里。全书从时间的创造、度量方式、表现形式、人类的体验以及时
间的终结这5个方面展开叙述,剖析了不同的创世神话以深层揭示各
种文化关于时间结构的想象,记录了人类发现记录、划分和度量时间
流逝的方式,展现了东西方各个时代的艺术家如何表现时间,探究了
人们对时间的感知,并反思全世界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对
待时间的方式。
追溯《时间的故事》的出版缘由,得回到21世纪初。在新千年
之际,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与英国国立海事博物馆举办了一场盛况空
前、别具一格的展览,名为“时间的故事”。当时,这场展览得到了
全球数百家博物馆、美术馆及包括英国女王在内的个人藏家的鼎力支
持。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台长克里斯滕·利平科特邀请世界各地、各
领域顶尖学者参与盛事,并策划了这本主题图文书。
为了编撰此书,克里斯滕·利平科特召集了意大利哲学家翁贝
托·艾柯、著名艺术史学者贡布里希、大英博物馆西尔克·阿克曼博
士、歌德大学科学史研究所戴维·金教授、哈佛大学福格艺术博物馆
伊万·卡斯克尔博士、剑桥大学天文研究所马丁·里斯爵士等20多
位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共同完成了文字编写工作。
每位学者撰写一篇相关领域以时间为主题的文章,配以相关展品
君子忧道不忧贫。——孔丘
图片及解说,经过精心编排,汇成了这一部集科学、哲学、天文学、
医学、艺术、宗教、历史等多学科跨文化的大成之作。而在书开篇还
附有长达整整两面纸的“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