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总复习(习题1)剖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选择题
1.实验室用含有杂质(FeO、Fe2O3)的废CuO制备胆矾晶体,经历了下列过程(已知 Fe3+在 Ph=5时沉淀完全).其中分析错误的是( )
A.步骤②发生的主要反应为:2Fe2++H2O2+2H+=2Fe3++2H2O
B.步骤②可用氯水、硝酸等强氧化剂代替H2O2
C.步骤③用 CuCO3代替CuO也可调节溶液的pH
D.步骤⑤的操作为:向漏斗中加人少量冷的蒸馏水至浸没晶体,待水自然流下,重复操作 2~3次
2.化学与社会息息相关,下列物质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及解释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应用 解释A 高纯硅作计算机芯片的材料 硅晶体在自然界中能稳定存在 B 在入海口的钢铁闸门上装一定数量的锌块防止闸门被腐蚀 利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保护金属C 高铁车厢采用铝合金材料 铝合金强度大,质量轻,不与氧气反应 D 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 其作用是吸收水果释放出的乙烯
3.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紧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棉花和木材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蚕丝和人造丝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
B.石油干馏可得到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等
C.从海水中提取物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
D.纯碱可用于生产普通玻璃,日常生活中也可用纯碱溶液来除去物品表面的油污
4.下列叙述Ⅰ和Ⅱ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叙述Ⅰ 叙述Ⅱ A Cl2有酸性 用Cl2可与石灰乳或烧碱反应制备含氯消毒剂 B NaHCO3溶于水完全电离 NaHCO3是强电解质 C 浓H2SO4有强氧化性 浓H2SO4可用于干燥SO2 D Na2S有强还原性 用于除去废水中的Cu2+和Hg2+ 5.下列操作中,溶液的颜色不发生变化的是( )
A.氯化铁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充分振荡
B.氯化铁溶液中滴加硫氰化钾(KSCN)溶液
C.氧化铜固体加入稀盐酸中,完全溶解
D.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6.铝合金在日常生活、建筑装潢、航空航天和汽车制造等方面均有着广泛的用途.下列关于铝合金具有广泛用途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铝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高,储量丰富
B.铝容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抗腐蚀性能好
C.铝化学性质稳定,常温下不与任何酸碱反应
D.铝的冶炼技术基本成熟,可以大量生产
7.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仍有固体存在,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加入KSCN溶液一定不变红色 B.溶液中一定含Cu2+C.溶液中一定含Fe2+ D.剩余固体中一定含铜
8.下列反应中,调节反应物用量与浓度不会改变反应产物的是( )
A.SO2通入石灰水 B.NaOH溶液滴入NaHCO3溶液C.硫酸中加入锌粉 D.AlCl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
9.下列物质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烧碱溶液反应的是( )
①Al2O3 ②Al(OH)3 ③Al ④NaHCO3 ⑤NaHS ⑥CaCO3 ⑦NaHSO4 ⑧(NH4)2CO3.
A.除⑥外 B.除⑥、⑦外C.除⑥、⑦、⑧外 D.除①、②、③、④、⑤外
10.11.下列反应中,改变反应物的用量或浓度,不会改变生成物的是( )
A.铜和硝酸反应B.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C.细铁丝在氯气中燃烧D.氯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12.将2.4g镁、铝混合物粉末溶于75mL 4mol/L的盐酸中,反应一段时间后,再加入250mL1.5mol/L的NaOH溶液,待反应完全,此时溶液中除Na+、Cl﹣外,还大量存在的是()
A.AlO2﹣B.Al3+,Mg2+C.Mg2+,AlO2﹣D.Al3+,Mg2+、H+
13.操作1:将1L 1.00molL﹣1的Na2CO3溶液逐滴加入到1L 1.25molL﹣1的盐酸中;操作2:将1L 1.25molL﹣1的盐酸逐滴加入1L 1.00molL﹣1 的Na2CO3溶液中,两次操作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同温同压下)是()
A. 5:2B.2:5C.1:1D.2:1
14.在含有Fe3+、Fe2+、Al3+、NH4+的稀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2O2固体,充分反应后,再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后,离子数几乎没有变化的是()
A.Fe3+B.Al3+C.NH4+D.Fe2+
15.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放在甲、乙两烧杯中,各加等质量的铝,生成氢气的体积比为5:7,则甲、乙两烧杯中的反应情况可能分别是()
A.甲、乙中都是铝过量B.甲中铝过量,乙中碱过量
C.甲中酸过量,乙中铝过量D.甲中酸过量,乙中碱过量
16.X、Y、Z、M四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甲、乙、丙是由它们形成的三种常见分子;甲是人体必需的基本营养物质之一,约占人体体重的2/3;乙是日常生活的基础能源,其中含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