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沉降观测评估申请报告.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评估编号:新建铁路宝鸡至兰州客运专线BLTJ-3标(IDK750+792~DK757+613.48段)线下工程沉降观测申请评估报告编制:审核:审批:中铁二十一局宝兰客专BLTJ-3标项目部201x年xx月目录一、工程概况1(一)区段基本信息1(二)区段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特征2(三)主要结构物的分布范围及测点布置情况4(四)施工过程与沉降变形观测期5二、既有资料情况5三、主要技术依据6四、现场点布设及观测情况6(一)沉降观测人员组织机构6(二)观测使用仪器7(三)观测标及工作基点布设情况8(四)测量标准及实施情况10(五)沉降观测情况11五、综合自评概述14六、综合自评结论16一、工程概况(一)区段基本信息本次申请评估的区段起讫里程为IDK750+792~DK757+613.48,区段长约6821.48 m;由线路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范围内。设计单位为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监理单位为铁四院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为中铁二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评估区段西坪隧道-1(S)IDK751+000~IDK751+500、西坪隧道-4(S)IDK753+550~IDK754+050评估区隧道长1000m。评估区段社棠渭河特大桥21~91#墩,区间里程IDK755+293~DK757+613.48,区段全桥长2320.48m。评估段共70个墩(台),共69跨。32m简支梁60跨。连续梁9跨。区段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特征评估区西坪隧道IDK750+027~IDK754+226址区位于天水市麦积区伯阳镇与社棠镇之间渭河右岸黄土梁卯区,地貌形态为黄土残塬区,地形高低起伏,部分地段冲沟发育,黄土松散外漏,雨量少。隧道穿越的地层岩性多为冲洪积黏质黄土、砾砂、细圆砾土、粗圆砾土等,岩土较多为浅黄色,岩性变化较大。该隧道位于F1渭河断裂带内,施工中容易产生坍塌、掉块,对隧道工程影响较大。隧道概况表见下表。区段隧道工程及围岩分级表序号隧道名称起止里程最大埋深(m)长度(m)围岩级别(m)1西坪隧道IDK750+800~IDK751+050244200V2西坪隧道IDK751+050~IDK751+183244133IV3西坪隧道IDK751+183~IDK751+303244130V4西坪隧道IDK751+303~IDK751+957244654IV5西坪隧道IDK751+957~IDK752+117244160V6西坪隧道IDK751+117~IDK753+050244933IV7西坪隧道IDK753+050~IDK753+304244254V8西坪隧道IDK753+304~IDK753+439244235IV9西坪隧道IDK753+439~IDK754+200244761V10西坪隧道IDK754+200~IDK754LMD评估区段社棠渭河特大桥起止里程:IDK754+360.2~DK757+613.48,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范围内,地貌形态为黄土残塬区,地形高低起伏,部分地段冲沟发育,黄土松散外漏,雨量少。孔跨布置:32m简支梁、80+128×2+80连续梁、32+48+32连续梁。(三)主要结构物的分布范围及测点布置情况主要结构物的分布范围及测点布置情况见下表:序号工点名称起始里程终止里程工点长度(m)观测断面数(个)1隧道IDK751+000IDK751+500500132隧道IDK753+550IDK754+050500112桥梁IDK755+293DK757+613.482320.4870合计IDK751+000DK757+613.483320.4894(四)施工过程与沉降变形观测期本评估段隧道断面最早开始观测时间为2015年6月8日(IDK751+000),最晚开始观测于2015年8月10日(IDK754+050),隧道主体完工至今观测期为3~6个月。本评估段桥梁最早开始观测于2014年6月29日(社棠渭河特大桥54#墩),最晚开始观测于2014年11月11日(社棠渭河特大桥68#墩),最早桥梁主体完工于2014年6月22日(社棠渭河特大桥54-55#梁),最晚桥梁主体完工于2014年11月4日(社棠渭河特大桥67-68#梁),桥梁主体完工至今观测期为12~17个月。二、既有资料情况2015年4月《新建铁路宝鸡至兰州客运专线(甘肃段)BLTJ-1精密工程控制测量网复测报告》及加密工作基点复测成果。2015年10月《新建铁路宝鸡至兰州客运专线(甘肃段)BLTJ-3精密工程控制测量网复测报告》及加密工作基点复测成果。三、主要技术依据1、《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 TB 10601-2009;2、《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