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6. 第六章知觉.ppt

发布:2018-02-28约3.59千字共3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6. 第六章 知 觉 6.1 知觉的概述 6.1 知觉的概述 6.1 知觉的概述 6.1 知觉的概述 6.2 知觉的基本特征 6.2 知觉的基本特征 △ 知觉组织的原则: △ 知觉组织的原则(2) 6.2 知觉的基本特征2 图. 主观轮廓 6.2 知觉的基本特征3 图. 双关图 6.2.3 知觉的理解性 图. 斑点图 6.2.4 知觉的恒常性 6.2.4 知觉的恒常性 6.2.4 知觉的恒常性(2) 6.3 空间知觉 6.3 空间知觉 6.4 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2) △时间知觉(3) 6.4.2 运动知觉 6.4.2 运动知觉 6.6 社会知觉 6.6 社会知觉(2) 6.6 社会知觉(3) 6.6 社会知觉(4) * * 本章主要内容: 6.1 知觉的概述。 6.2 知觉的基本特征。 6.3 空间知觉。 6.4 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6.5 错觉 6.1.1 知觉的含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感觉信息的整合和解释。但它不是个别感觉信息的简单总和。 ???? △ 知觉的产生不仅需要具体的客观对象,还需要借助于过去经验或知识的帮助。过去经验、知识甚至还可以补偿部分感觉信息的缺欠。 ?? △ 知觉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简要表述感觉和知觉的联系与区别。 6.1.2 知觉的分类 ⑴根据在知觉中起主导作用的感觉器官的特性,可把知觉分成:视知觉、听知觉、触知觉、嗅知觉等。 ⑵根据知觉所反应的事物的主观特性,又可分成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和社会知觉,以及错觉等。 △空间知觉处理物体的大小、形状、方位和距离的信息. △时间知觉解决事物的延续性和顺序性. △运动知觉处理物体在空间的位移. △社会知觉是关于个体对客观事物社会性特征的知觉。(他人、人际、自我知觉) △错觉是对客体不正确的知觉。 6.1.2 知觉活动过程(知觉链)P.170 6.1.3 知觉理论(略)P.171 ⑴格式塔的知觉理论——强调神经系统的组织性。 ⑵构造主义的知觉理论——强调先前经验的作用。 ⑶动作行为的知觉理论——强调动作习得的作用 ⑷吉布森的知觉理论——强调客体表面结构的作用。 6.2 知觉的基本特征 6.2.1 知觉的整体性 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不需要完整的感觉即可将对象识别为一个的整体的特性。 △ 它依赖于剌激物的结构,即剌激物的空间分布与时间分布。 图. 知觉的整体性 △ 知觉组织的原则: 格式塔学派提出了知觉组织原则,也称格式塔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条规律。 ? ⑴接近律:距离上相近的物体容易被知觉组织在一起(见下图)。 ⑵相似律 :凡物理属性相近的物体容易被组织在一起(见下图)。 ⑶连续律:凡具有连续性或共同运动方向的刺激容易被看成一个整体(见下图)。 (4)封闭性 :人们倾向于将缺损的轮廓加以补充使知觉成为一个完整的封闭图形。 (5)良好图形:具有简明性、对称性的客体更容易被知觉。 △ 知觉的整体性不仅与客体特性相关,还取决于个体的知识经验与主观状态。 例: P.174 图6-4。 图6-5,“主观轮廓”。 人们在图形的中心位置似乎看到了不同的三角形,这种在客观上并不存在而由主观认识产生的轮廓称为主观轮廓。 6.2.2 知觉的选择性 根据当前需要,对外来刺激物有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进行组织加工的特征就是知觉的选择性。 △ 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 * 客观方面——刺激的变化、对比、位置、运动、大小程度、强度等。 * 主观方面——经验、情绪、动机、兴趣、需要等。 (见“双关图” P.176 图6-6与下图) 在对当前事物的知觉中,需要以过去经验、知识为基础,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说明的组织加工过程。知觉的这一特性叫理解性。 △ P.178 图6-8 ,知觉经验的影响作用。 △ P.178 图6-9 ,知识经验的影响作用。 △ P.179 图6-10 ,言语指导的影响作用。 △ 见下图。 人们在剌激环境发生一定程度变化的情况下,仍然把事物知觉成稳定不变的整体的现象称为知觉的恒常性。 △ 知觉恒常性包括大小知觉恒常性、明度和颜色恒常性、形状恒常性。 6.2.4.1 大小知觉恒常性 P.180 6.2.4.2 明度和颜色恒常性 P.182 6.2.4.3 形状恒常性 P.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