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特色专业建设初显成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特色专业建设初显成效
我怖汲其自动化I渤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科学技术将成为重要的生产力,起着推进社
会的进步与发展的重要作用.为国家培养出大批高质量的高层次人才,对于提高
与增强我国综合国力,迎接新世纪的挑战,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具有重大战略意
义.陕西理工学院为地方多科性大学,建校已有50年的历史.在这场高教改革
中,如何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创新专业建设,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我校在2002
年起就开始以合校为契机,以专业建设为突破口,在部分专业进行模块化培养的
改革试点工作,并取得了宝贵的经验.2004年以来,结合教育部4号文件精神和
实施质量工程的要求,对学校重点建设专业进行立项扶持,并进一步加大改革的
力度,使专业建设与改革向纵深发展.该项目教改的内容涉及到工程人才培养的
模式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开展了较系统细致的研究,实践,取
得了一些成果,初步探索了一条适合地方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路子.
经过几年的改革和建设,我校本科专业的办学层次,办学条件和办学能力得
到了很大的提高.尤其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以下简称机自专业)
为代表的本科专业建设,形成了自己的专业特色,取得了长足发展.在专业建设
和改革过程中,机自专业始终以培养应用型机械类人才为目标,大胆创新,不断探
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并在兄弟院校推广应用,效果很好.
办学理念是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专业建设观念的更新,直接影响专业建设
的方向,进程和绩效.机自专业在进行专业建设时,注重以下办学理念:
1树立终身教育观
终身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学生长期发展的教育理念.培养机械工程技术人才,
机自专业注重加强长期起作用的数学物理基础,机械基础与电工电子基础,关注
语言,计算机等工具性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关注自然科学中的思想,理论,方法对
人的智能和创造力的塑造,重视通过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精
神和健康人格.通过合理整合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单元,构筑课程体系,促进学
生确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和知识更新的本领.
2树立素质教育观
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素质教育是针对过弱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过窄
的专业教育,过重的功利导向而提出的教育观念.机自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时,充分认识知识,能力,素质之间的辩证关系,力求全面准确阐述知识目标,能力
目标,素质目标,贯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并在此目标引领下选择知识领
域,把第二课堂也纳人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规范.
3树立创新教育观
在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今天,高等教育应实现从传授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
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现代教育的转变.机自专业针对当前淡化工程
设计和工程训练的倾向,加强工程设计思想和工程实践的训练.通过制度鼓励学
生参加科学研究,加强科学方法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机自专业贯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采用顶层设计,整体优化方
法和模块化课程结构,确定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框架为:一条主线——以工程
应用为主线,两方并重——学科基础与专业方向并重,三个层次——培养模式分
普通教育,专业教育,综合教育三个层次,四个方向——分为机械制造,机械设计,
机电控制,汽车工程四个专业方向,五种能力——毕业生具备基本能力,专业能
力,发展能力,创新能力,交际能力.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符合培养目
标的三平台+(4+4+5)模块+课程群课程新体系和一条主线,三个层次,八
个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在课程建设方面以核心课程,特色课程建设为抓手,注
重教学内容的整合重组和不断更新,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强
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建设成果最终体现在人才培养质量上,其中最
大的受益者是学生,形成了明显的专业培养特色:(1)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
意识;(2)为人诚实,工作踏实,作风朴实的三实作风.近几年,我校机自专业
的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连续5年就业率超过98%,社会声誉越来越好,第
一
志愿报考率逐年提高,2008年高达300%,为我校其他专业建设起到了示范作
用,同时对同类兄弟院校的专业建设起到一定的辐射推广作用.
2004年以来,我校本科专业建设取得了显着成效.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专业先后取得了陕西省名牌专业,陕西省特色专业建设点的成绩,机械设计制造
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省级实验教
学示范中心,两门主要专业基础课机械原理和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被评为陕西省精
品课程.
基于此,我校在2008年国家教改项目申报中取得突破,有6个教改项目获得
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立项批准.2008年6月27日,由何宁教授主持的国
家十一五教改子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