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腹膜代阴道成形术临床的应用效果分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腹腔镜下腹膜代阴道成形术临床的应用效果分析
【摘 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腹膜代阴道成形术的临床价值。 方法 我院对2008年1月-2014年10月对20例先天性无阴道在腹腔镜监视下行腹膜代阴道成形术。术后6个月复查并询问性生活情况。结果 20例手术均成功,无尿道、膀胱、直肠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70.5±10.7)min,术中出血量(15±3.6)ml,术后住院时间(4.0±1.5)d。术后随访,人工阴道粘膜光滑红润,具有女性阴道形态和生理功能,其功能与形态均达到了普通的生理需求,已婚者对性生活较为满意。结论 腹腔镜下腹膜代阴道成形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简单、安全、不易损伤膀胱尿道与直肠,不破坏外阴形态、形成阴道符合阴道生理状态等优点,达到微创手术的目的,是理想的阴道成形术,值得在现代的临床中进行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 先天性无阴道 腹腔镜 腹膜 阴道成形术
先天性无阴道是临床中并不多见的一种疾病,其主要是由于副中肾管尾端发育停滞或不良而没有向下进行必要的延伸所导致的一种先天性器官发育缺陷。该病的发生率1/4000-1/5000[1]。对于先天性无阴道最佳的治疗方式就是阴道重建[3],解决性生活问题。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腹腔镜下腹膜代阴道成形术取得了满意的疗效。2008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行腹腔镜下腹膜代阴道成形术20例,想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0例,年龄17-26岁,平均年龄24.5岁。主诉均为青春期后无月经来潮,已婚患者诉婚后性生活困难,患者的第二性征发育正常。妇科检查:外阴发育正常,无阴道,在尿道与肛门之间可见一凹陷,深约0.5-2.5cm。肛诊:盆腔空虚,未触及子宫,可触及一横行腹皱襞。染色体核型分析均为46,XX。有始基子宫18例;2例无始基子宫及右侧附件。
病例选择标准:①先天性无阴道及无功能性子宫;②无盆腔、腹膜脏器严重粘连。
1.2 方法
1.2.1 术前准备
患者术前常规查血常规、凝血时间、肝肾功能、心电图、胸片等均正常。 术前3d均行肠道准备及会阴冲洗, 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术前1d备皮、清洁灌肠,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除外手术禁忌证者。
1.2.2 手术方法
采用腹腔镜―阴道联合术式。气管插管全麻。①腹腔镜探查:取膀胱截石位,头低脚高30o,常规消毒铺巾,取脐轮下缘小切口10-12mm,气腹针穿刺,充入CQ2气体,建立气腹,压力达12mmHg(1mmHg=0.133kpa),拔除气腹针,插入10mmTrocar,置腹腔镜,直视下于麦氏点及对应部位行5mmTrocar穿刺;②阴道隧道形成:于阴道前庭下方凹陷处向尿道膀胱与直肠间隙中注射肾上腺素生理盐水达深部组织,利用水垫分离盆底腹膜后推开直肠,分离阴道前庭形成初步的阴道隧道,用1号至6号的阴道扩张棒逐个插入阴道隧道进行扩张,宽可容2指,深10cm,直达盆腹膜下方,留置尿管。③腹膜代阴道成形:腹腔镜下监视下用单极电钩将扩张棒顶起的腹膜切开,棒头伸入扩大切口至最大6号,见盆底腹膜前缘呈帘状下垂,将游离腹膜的游离缘用4根腹膜牵引线从阴道隧道顶端往下牵拉覆盖阴道粗糙面,并将牵引线固定阴道口相应四个点,将腹膜缘拉至阴道口,与前庭粘膜缘缝合,腹腔镜下将前后腹膜用可吸收线缝合,以形成阴道顶端并关闭盆腔。放置阴道模具,将阴道模具固定好,肛诊无误后结束手术。
1.2.3 术后处理
留置尿管5d。每天擦洗外阴,抗生素预防感染。5d后开始每天更换模具,教会患者及家属擦洗、消毒和放置模具后出院。术后3个月可进行性生活,只需白天佩戴模具,如无性生活需要全天佩戴模具。
1.2.4 随访
患者第1、2、3、6和12个月来院复查,以后定期检查。复查内容:妇科检查阴道情况,B超检查。询问患者有无性交痛、阴道出血及其他不适感等。
2 结果
2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尿道、膀胱、直肠损伤。手术时间(70.5±10.7)min,术中出血量(15±3.6)ml,术后24-48h肛门排气,术后住院时间(4.0±1.5)d。术后第一天即可进食和下床活动。18例术后3个月妇科检查:人工阴道深8-10cm,平均9.5cm,均可容阴道窥器正常置入扩张窥视,所有患者阴道中下段均上皮化,表面光滑,弹性好,无异味,分泌物呈粘液状或乳白色,未见阴道炎及外阴炎性病变,已婚者性生活满意,未婚者此时可以结婚。
3 讨论
先天性无阴道是女性生殖器的一种先天畸形,带给患者的是精神压力和痛苦。寻求最理想的手术方式和治疗效果则意义重大。腹腔镜下腹膜代阴道成形术手术过程简单,术中不需切除始基子宫,创伤小、出血少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