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6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2讲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ppt

发布:2017-05-25约8.13千字共2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黄宗羲等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这说明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 (  ) A.根植于高度繁荣的农耕经济 B.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C.本质上是对传统思想的继承发展 D.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C 【解析】早期启蒙思想产生的根源是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A项错误;黄宗羲等的思想是批判君主,限制君权,没有适应君主统治需要,B项错误;黄宗羲等的思想是对传统儒学思想的批判继承,C项正确;黄宗羲等的思想在当时影响不大,并没有动摇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D项错误。 考点二 考点一 一、认识“格物致知”与“发明本心”的联系与区别 【辨析】 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虽然一个认为要格物致知,一个认为要反省内心,但两者的实质相同,都属于“穷理”的方法。从哲学观上看,程朱理学的“格物致知”属于客观唯心主义,陆王心学的“发明本心”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理学认为,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但人的善性或美德,被后天欲望蒙蔽,因此需要“穷理”,反省内心和格物致知皆可明理。 【检测】 南宋朱熹与明代王阳明相比,两者思想的共同之处是 (  ) A.知行合一,都产生于心 B.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蒙蔽 C.心就是理,心外无物 D.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理” 【解析】 “知行合一,发于本心”和“心就是理,心外无物”是王阳明心学的内容,故A、C两项错误;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理”是程朱理学的主张,D项错误;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都认为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人的欲望应该得到遏制,B项正确。 二、把握明清之际批判思想的实质和影响 【辨析】 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的思想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物,但并不属于资产阶级思想,跟西方启蒙思想没有关联。其思想是对儒学的批判继承,不是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但对近代中国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检测】 黄宗羲政治观的闪光点主要体现在能够把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理念付诸实践,构筑了传统民本政治通往近现代民主政治的桥梁。这是因为黄宗羲的思想 (  ) A.受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 B.否定了传统儒家思想 C.成为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来源之一 D.体现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 【解析】 黄宗羲的思想是对儒家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与启蒙运动无关,A项错误;黄宗羲的思想没有跳出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和平天下的理想,仍属于儒家思想范畴,B项错误;黄宗羲批判封建君主专制,主张法治的思想,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思想家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成为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来源之一,C项正确;新兴资产阶级出现在近代,D项错误。 1.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这反映出唐代 (  ) 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 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 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 C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思想文化。通过材料可以看出道教、佛教在唐代的政治地位都发生过变化,而儒家相对稳定,C项正确。宗教的兴亡不是由皇帝的好恶决定的,A项不正确;材料中仅涉及儒、道、释三教比较,不能表明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B项不正确;佛教的社会基础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不正确。 2.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在此,朱熹 (  ) A.教诲后生弟子遵从“三纲五常” B.告诫乡亲去恶从善以“慎思明辨” C.灌输以农兴业思想以存“天理” D.劝导百姓遵循一种“理性”的生活秩序 D 【解析】本题考查朱熹的思想。朱熹认为父兄长辈要教导后生子弟,使其“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这实际上是劝导百姓遵循一种“理性”的生活秩序。 3课程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变迁。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课程设置是学校教育制度(学制)的重要内容。在中国近代学制中,与经学相关的中小学课程设置经历了如下变化: ——据《中国近代学制史料》 (2)材料中“读经讲经课”讲授的是哪个学派的经典?经学在明清备受尊崇,其原因是什么? (2)儒家。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思想文化专制,统治者强化儒家经典的科举考试地位;宋明时期理学新发展,“存天理、灭人欲”有利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专题十二 主干知识回顾 -*- 名师考点精讲 易错考点探究 真题随堂检测 第2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专题十二 主干知识回顾 -*- 名师考点精讲 易错考点探究 真题随堂检测 第2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专题十二 主干知识回顾 -*- 名师考点精讲 易错考点探究 真题随堂检测 第2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主干知识回顾 专题十二 主干知识回顾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