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25讲+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教学案)-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资料(解析版).doc

发布:2018-05-19约1.85万字共2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宋明理学。 2.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一、程朱理学 1.背景 2.思想主张 主张 代表   宇宙观 伦理观 认识论 “二程” 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先有理后有物 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提出“格物致知”,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掌握天下之理 朱熹 理之源在于天理,天理就是“三纲五常” 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非求科学之真 3.地位及影响 (1)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2)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3)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播到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日本和朝鲜,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 二、陆王心学 1.形成背景 2.思想主张  主张 代表   宇宙观 伦理观 认识论 (南宋)陆九渊 “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心”就是“理” 将人心与心外无物联系起来 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 (明朝)王阳明 宣扬“反省内心”“心外无理” 将人心与伦理道德联系起来 ①致良知:去掉私欲,恢复良知 ②知行合一: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 3.地位影响: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朱熹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指的是提出“理”是世界的本原。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 三、李贽的离经叛道 1.李贽思想产生的原因 2.主张 四、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代表 主要思想 作用 黄宗羲 (1)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2)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为以后的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顾炎武 (1)提出“经世致用”思想,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 (2)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 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王夫之 (1)世界是物质的,事物是客观存在的实体 (2)物质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 (3)事物是可以认识的 (4)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考点一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 1.北宋僧人契嵩说: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心”,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这反映了(  ) A.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 B.儒、佛开始出现合流 C.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D.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答案:B 东汉末年,关羽是一个带兵的将领,高傲而缺乏处世的谨慎周详,他不顾利害让自己两面受敌,弄到战败授首。千年之后,关公被中国人奉为战神、财神,戏曲脸谱中特具枣红色。这反映了(  ) A.儒学的神学化、宗教化 B.理学的社会化、世俗化 C.公平公正的社会价值取向 D.戏曲可以体现真实的历史 解析:宋明理学是国家正统思想,对人们的思想观念有深刻影响,“财神”等反映出普通商人追求财富的价值观念,戏曲是市民娱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脸谱中……枣红色”体现了反映正直、正义的人物特点,正是宋明理学价值观在人们生活中的体现,故B项正确。 答案:B 清代学者戴震认为:“天理者,节其欲而不穷人欲也……圣人之道,使天下无不达之情,求遂其欲而天下治。后儒不知情之至于纤微无憾,是谓理,而其所无理者,同于酷吏之所谓法。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浸浸乎舍法而论理,死矣,更无可救矣。”材料(  ) A.否认“天理”的存在 B.认为“理”“欲”相统一 C.具有朴素唯物主义色彩 D.体现了早期民主启蒙思想 答案:B 考点二 明清儒学 .黄仁宇认为,李贽攻击虚伪的伦理道德,也拒绝以传统的历史观作为自己的历史观,但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他仍然是儒家的信徒……李贽构成一位特色鲜明的中国学者,而不是一位类似条件下的欧洲式人物。这表明李贽(  ) A.超越了儒家思想范畴 B.具有早期启蒙思想 C.局限于传统文化樊篱 D.思想引起社会变革 解析:根据材料不难看出强调的是更广泛的范围内,“他仍然是儒家的信徒”,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不是一位类似条件下的欧洲式人物”,不难看出李贽攻击虚伪的伦理道德与早期启蒙思想并不相关,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他仍然是儒家的信徒”“不是一位类似条件下的欧洲式人物”,黄仁宇更强调的是李贽思想的局限性,故C项正确;思想引起社会变革与历史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C 黄宗羲等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材料意在说明明末清初思想(  ) A.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产物 B.适应了专制统治强化的需要 C.本质是传统儒学思想的发展 D.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答案:C 顾炎武认为:“耻之于人大矣!不耻恶衣恶食,而耻匹夫匹妇之不被其泽。”这表明顾炎武(  ) A.挑战传统儒家思想 B.主张知耻和洁身自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