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6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2讲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教程.ppt

发布:2017-05-04约5.91千字共2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2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一、宋明理学 1.背景 (1)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 (2)隋朝,儒学家提出了“ 三教合一 ”的主张。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佛教、道教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 (3)儒学大师 韩愈 率先提出复兴儒学,北宋儒学家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 2.形成过程 (1)创立——“二程”: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先有理而后有物;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提出“ 格物致知 ”的认识论,认为“物皆有理”。? (2)成熟——朱熹:理之源在于天理,而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强调“ 存天理,灭人欲 ”;认为“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 (3)发展——心学 ①陆九渊: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的主张,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认为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 ②王阳明: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提出“致良知”和“ 知行合一 ”的学说。? 3.影响 ①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及日本、朝鲜乃至欧洲。 ②宋明理学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1.原因 (1)经济因素:一方面商品经济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 产生与发展;另一方面统治者极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2)阶级基础: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市民工商业者 阶层队伍扩大,他们要求反对封建束缚,发展商品经济。? (3)文化因素:宋明理学日益僵化,八股取士、三纲五常扼杀人的天性,摧残人的思想;受西学东渐影响。 (4)政治因素: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社会矛盾空前尖锐。;2.四位思想家 (1)主要思想及作用;考点二;角度2:程朱理学 材料 中国的县志中有丰富的女性资料,它们清楚地表明,妇女的贞节是当地荣誉的象征……对风俗的描述,列女志的前言,甚至许多地方志的编纂体例都清楚地显示,女性贞节是向外部世界描绘地方道德标准的综合价值观的组成部分。来自长江下游的一些例子很有说服力,其中有如下描写:“歙称闺门邹鲁(指文教兴盛之地),盖山川清淑之气所独钟,抑亦程朱之教泽。” ——摘编自邓小南等《中国妇女史读本》 【问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程朱理学何以对女性贞节作为地方道德标准产生影响。 【答案】 “二程”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朱熹认为“三纲五常”就是天理,强调“存天理,灭人欲”;程朱理学在宋代以后成为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并成为地方教化的工具;女性贞节观是程朱理学的体现,受到地方推崇和不断强化,从而成为地方道德标准。;角度3:陆王心学 材料 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朱熹的字)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朱以陆之教人为太简,陆以朱之教人为支离,此颇不合。 ——摘自《宋元学案》 【问题】 根据材料,指出陆九渊对“理”的理解同朱熹有何不同,这说明了什么? 【答案】 陆九渊主张用本心去体验天理。南宋时心学的兴起说明理学的弊端已经显现;这一时期学术活动活跃的现象说明了思想界比较开放,学术思想能够有自由交流的空间,统治者的思想控制不严格。;一、宋明理学的特点 1.儒学进一步思辨化。传统儒学经过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了哲学理论体系。 2.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理学所强调的义理,实质是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无论是理学哲学的本体论、人性论、“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功名论等,均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3.吸收佛、道教的因素。宋明理学更多地吸收借鉴佛教与道教的形而上学,引进了佛、道的禁欲主义思想,并作为其核心思想,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主张。;二、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典例1 明朝中后期,王阳明学说在中国士大夫中流行。朝鲜来华使者对此不理解,认为“阳明敢肆己意,谤辱朱子,实斯文之罪人也”。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  ) ①朝鲜使者以程朱理学为正宗 ②王阳明心学超越了理学范畴 ③王阳明与朱熹观点明显不同 ④王阳明心学是对儒学的叛逆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明朝时期的理学和心学。朝鲜使者不理解王阳明心学的流行,侧面体现出了朝鲜学者还是以程朱理学为正宗,①正确;理学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心学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认为“心”是世界的本原,可以说心学是对理学“世界本源”这一命题进行了继承性的“批判”,但并没有超越了理学范畴,所以②错误,③正确;王阳明心学并没有叛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