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之: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含距离公式).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38.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及距离公式 一、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1)有斜率的两直线l1:y=k1x+b1;l2:y=k2x+b2 ①l1∥l2 k1=k2且b1≠b2; ②l1⊥l2 k1·k2=-1; ③l1与l2相交 k1≠k2 ④l1与l2重合 k1=k2 且b1=b2。 (2)一般式的直线l1:A1x+B1y+C1=0, l2:A2x+B2y+C2=0 ①l1∥l2 A1B2-A2B1=0;B1C2-B2C1≠0 (或A1C2-A2C1 ≠0) ②l1⊥l2 A1A2+B1B2=0 ③l1与l2相交 A1B2-A2B1≠0 ④l1与l2重合 A1B2-A2B1=0且B1C2-B2C1=0。 (3)若点P(x0,y0)在直线Ax+By+C=0上,则有Ax0+By0+C=0;若点P(x0,y0)不在直线Ax+By+C=0上,则有Ax0+By0+C≠0, 此时到直线的距离: 平行直线Ax+By+C1=0与Ax+By+C2=0之间的距离为 在运用公式时,一定要把x、y前面的系数化成相等。 3、过直线l1:A1x+B1y+C1=0,l2:A2x+B2y+C2=0交点的直线系方程为: A1x+B1y+C1+λ(A2x+B2y+C2)=0 (λ∈R)(除l2外)。 1、与直线Ax+By+C=0平行的直线方程为 Ax+By+m=0 2、与直线Ax+By+C=0垂直的直线方程为 Bx-Ay+m=0 二、直线系方程 2、在运用公式求平行直线间的距离 时,一定要把x、y前面的系数化成相等。 3.一点A(a,b)关于直线Ax+By+C=0的对称点B的 坐标的求法。 设B(x,y) 利用垂直和AB中点在直线上 注意: 1、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判断时,要注意斜率不存在的情况 例1、已知两条直线l1:x+m2y+6=0, l2:(m-2)x+3my+2m=0,当m为何值时,l1与l2 (1)相交;(2)平行;(3)重合。 一.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判断 典型例题 例2、已知直线 (1)求证:无论a为何值,直线总过第一象限。 (2)为使这条直线不过第二象限,求a的取值范围。 二.直线过定点 练习1.已知定点P(-2,-1)和直线 l:(1+3λ)x+(1+2λ)y-(2+5λ)=0(λ∈R)求证:不论λ取何值,点P到直线L的距离不大于 例3.已知 的两个顶点 和 , 又知 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方程为 ,求BC边所在的直线方程. 解:设A点关于直线 的对称点为 则 解得, 因为角平分线是角的两边的对称轴 所以 点在直线BC上, 所以直线BC的方程为 练习2:求经过点P(1,2),且到两点A(3,3),B(-1,4)距离 相等的直线方程 例4、已知直线l经过点P(3,1),且被两平行直线l1:x+y+1=0和l2:x+y+6=0截得的线段之长为5。求直线l的方程。 A P B B1 A1 O θ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