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4.3 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docx

发布:2025-04-07约5.14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4.3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中“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为内容,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让学生掌握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设计思路包括: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探究发现,总结规律;应用拓展,深化理解。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和数学运算核心素养。通过正比例函数图象和性质的学习,学生能够抽象出函数关系,发展逻辑推理能力;通过构建模型,提升数学建模意识;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强化数学运算技能,培养数学思维品质。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正比例函数图象的绘制方法,包括如何根据函数关系确定坐标轴的比例尺,以及如何利用数对表示点的方法在坐标系中画出函数图象。

②正比例函数的性质,特别是如何从图象中直观地观察到正比例函数的增减性和比例系数。

2.教学难点

①正比例函数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问题,如何通过函数性质和图象特征来理解函数与坐标轴的交点关系。

②正比例函数在不同象限中的图象变化,以及如何解释这些变化与函数性质之间的关系。

③正比例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正比例函数模型,并利用函数图象解决问题。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包含正比例函数的相关章节。

2.辅助材料:准备与正比例函数图象和性质相关的图片、坐标纸、函数图象示例图表,以及相关教学视频。

3.实验器材:准备直尺、圆规等绘图工具,以及用于演示正比例函数图象变化的透明板。

4.教室布置:设置小组讨论区,确保每个小组有足够的空间进行讨论和操作;在黑板上预留空间用于展示学生作品和课堂笔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习了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和性质,今天我们将进一步探究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

(2)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如果两个变量的比值是一个常数,那么这两个变量就构成正比例关系。例如,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就符合正比例关系。

二、探究正比例函数的图象

(1)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是什么样的。请同学们在坐标纸上画出y=kx(k≠0)的图象,注意要标明坐标轴的比例尺。

(2)同学们,观察一下你们画出的图象,你们发现什么规律?

(3)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且斜率为常数k。

(4)接下来,我们探究一下当k的值不同时,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会有什么变化。

(5)请同学们分别在坐标纸上画出y=2x和y=3x的图象,比较一下这两个图象的特点。

(6)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当k的值增大时,图象的斜率增大,图象向上倾斜;当k的值减小时,图象的斜率减小,图象向下倾斜。

三、探究正比例函数的性质

(1)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特点,接下来我们探究一下正比例函数的性质。

(2)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正比例函数的定义,思考一下正比例函数有哪些性质。

(3)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包括:①图象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②斜率k表示函数的增长速度;③当x增大时,y也随之增大;当x减小时,y也随之减小。

(4)接下来,我们探究一下正比例函数的增减性。

(5)请同学们观察一下y=kx的图象,思考一下当x增大时,y是增大还是减小?

(6)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当k0时,随着x的增大,y也增大;当k0时,随着x的增大,y减小。

四、应用拓展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现在我们来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请同学们看例题:一辆汽车以60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求行驶t小时后汽车行驶的路程。

(3)学生独立完成例题后,教师讲解解题思路:首先,根据题目信息,我们知道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即路程=速度×时间。然后,将速度和时间代入公式,求解路程。

(4)接下来,请同学们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堂小结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掌握了如何绘制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以及如何分析正比例函数的性质。

(2)请同学们总结一下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3)学生总结后,教师补充:本节课的重点是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包括图象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斜率k表示函数的增长速度,以及正比例函数的增减性。

(4)最后,请同学们提出对本节课的疑问,我会尽力解答。

六、课后作业

(1)请同学们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提前了解正比例函数的应用。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

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