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滴灌节水造林技术规程.pdf
干旱区滴灌节水造林技术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干旱区滴灌造林节水技术的术语和定义、造林技术、抚育管护、滴灌设计
与施工、项目验收和档案管理等工作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干旱区滴灌节水造林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
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6000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GB/T15776造林技术规程
GB50288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标准
GB/T50485微灌工程技术标准
LY/T160造林作业设计规程
DB/T236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干旱区
年降水量在100-250mm之间,植被以灌草本为主,山地、河流两岸分布乔木树种,≥10℃
的天数106d-225d,年干燥度3.5-20的地区。
3.2
滴灌
利用专门设备,将有压水压呈点滴状,湿润植物根部土壤的一种灌溉方式。
3.3
造林
3
在无林地或宜林地上,新建或更新森林的过程
4造林技术
4.1造林设计
包括林种选择、树种选择、造林密度、苗木规格、整地、造林、水源分析及用水计算、
管网布置、工程施工、造林方法、抚育管理、施工顺序、时间等以及有关图表。造林设计按
照LY/T1607执行。
4.2滴灌造林的选择
适宜滴灌造林的有水源条件的地块
4.3树种选择
树种选择适合旱区的树种,树种选择见附录A
4.4造林密度
按照GB/T15776执行。
4.5苗木质量
按照GB6000规定的I、II级苗木标准执行,也可按照DB/T236执行。
4.6苗木管理
苗木质量的检验和起苗、包装、运输、贮藏等技术,执行GB6000的规定。
根据造林任务,就近育苗,避免长途运输造成损失。
4.7整地
4.7.1整地时间
在造林一个月前整好地。一般在秋季和早春进行
4.7.2滴灌整地方式
滴灌造林对地势的要求不高,根据地形进行整地,常用水平阶、水平沟、鱼鳞坑、穴状
整地、全面整地等方式进行整地。
4.8栽植
4.8.1栽植时间
春秋均可栽植,以春栽为主。
4.8.2造林准备
在造林前48小时,对栽植穴滴水湿润土壤,使栽植穴土壤湿润层达到60cm以下,土壤湿
润比达到35%。
4.8.3苗木假植
4
苗木运至造林地后,要及时进行假植(挖坑用湿土覆盖、踏实)。
4.8.4植苗造林
裸根苗根据林种、树种、苗木规格、立地条件选用适宜的方法栽植。容器苗用穴植方法
进行,穴的大小和深度大于容器。
5抚育管护
5.1抚育管理
5.1.1补植
造林成活率不合格的造林地,及时进行补植或重新造林。植苗造林的补植应用同龄苗木。
5.1.2幼树管理
根据林种和树种需要,适时进行除蘖、修枝、整形等抚育工作。风沙危害严重地区的防
风固沙林、农田防护林的树木要控制修枝,经济林按照各树种栽培技术规程进行整形修剪。
对具有萌芽能力的树种,因干旱、冻害、机械损伤以及病虫兽危害造成生长不良的,及时进
行平茬复壮。
5.1.3封禁
对新造林地要进行封禁保护,禁止放牧、打柴。
5.1.4有害生物防治
根据“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方针,在全面
加强预防工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监测数据,实行科学防治,达到减灾防灾的目标。
5.2滴灌和施肥
5.2.1滴灌
滴灌用水量计算见公式(1)
W=Kc×ETo×Kr×Ks×A………(1)
式中:
W——滴灌用水量(1/d)。
Kc——作物系数。
ETo——作物生育期日平均参照腾发量(mm/d)。可根据当地气象资料用彭曼公式计算。
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