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T 3097-2020 半干旱区轻中度盐碱地滴灌技术规程.docx
ICS65.020.01B05
DB22
吉林省地方标准DB22/T3097—2020
半干旱区轻中度盐碱地滴灌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fordripirrigationtechnicaloflightandmoderatealkali-salinesoilinsemi-aridregion
2020-03-16发布2020-03-30实施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发布
I
DB22/T3097—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吉林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生武、尚学灵、司昌亮、于海荣、高国明、王旭立、康健、孔令阳、叶楠、黄长海。
1
DB22/T3097—2020
半干旱区轻中度盐碱地滴灌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半干旱区轻中度盐碱地滴灌技术的一般规定、滴灌材料选择和管网布置、滴灌带铺设、滴灌技术参数和施肥制度。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滴灌技术进行作物种植的半干旱区轻中度盐碱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0485微灌工程技术规范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DB22/T2642半干旱地区玉米膜下滴灌工程规划设计规程DB22/T2643半干旱地区玉米膜下滴灌系统施工安装规程DB22/T2644半干旱地区玉米膜下滴灌系统运行管护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轻度盐碱地lightalkali-salinesoil
pH值为7.1~8.5,含盐量在3‰以下。3.2
中度盐碱地moderatealkali-salinesoilpH值为8.5~9.5,含盐量在3‰~6‰。
4一般规定
4.1作物种植地区宜选用滴灌,有覆膜需求的作物种植地区宜选用膜下滴灌。4.2滴灌系统应配备满足滴灌设计保证率的水源工程。
4.3滴灌系统布置应因地制宜,有利于农业机械操作。4.4应采用合理的灌溉制度、施肥制度。
4.5滴灌系统施工安装按DB22/T2643规定执行。
4.6滴灌系统运行管理按DB22/T2644规定执行。
4.7中度盐碱地应采用掺沙、掺硫磺等土壤改良措施。
5滴灌材料选择和管网布置
2
DB22/T3097—2020
5.1材料选择
5.1.1滴灌材料应质量合格、抗老化、施工方便、连接可靠。
5.1.2滴灌带应根据经济、环保、效果等方面,选择迷宫式、贴片式和压力补偿(圆柱)式。
5.1.3滴灌带技术参数宜选择工作压力0.10MPa,滴头间距20cm~30cm,流量小于3L/h。
5.2管网布置
5.2.1滴灌管网布置形式按DB22/T2642规定执行。
5.2.2支管及以上各级管道的首端应设控制阀;地埋管道的阀门处设阀门井,干支管的末端、低点应设冲洗排水阀和阀门井。
5.2.3地面或浅埋铺设宜选用迷宫式滴灌带和贴片式滴灌带,深埋铺设宜选用贴片式滴灌带和压力补偿(圆柱)式滴灌带。
5.2.4地埋滴灌带区域应架设明显标志。
6滴灌带铺设
6.1铺设要求
6.1.1滴灌带铺设间距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土壤质地、作物种类合理设置滴灌带铺设间距,宜在30
cm~130cm之间。
6.1.2滴灌带铺设时应先用木桩、钢钎或采用挖坑回土方式固定滴灌带始端。6.1.3滴灌带铺设至终点后,应人力回转滴灌带卷,末端留出200cm余量。
6.1.4滴灌带铺设过程中,出现断带、破损或换卷,应用直通连接。
6.1.5滴灌带应保持滴面一致。
6.1.6农机铺设滴灌带时,启动应平稳,匀速行驶。确保管带铺设设备运转顺畅,不应拉伸、刮卡滴
灌带。
6.2覆膜铺设
6.2.1膜下滴灌宜采用膜上播种一体机一次性完成滴灌带及地膜铺设。
6.2.2滴灌带应平铺于膜下行间正中处,偏差±1cm。
6.2.3在铺设过程中,滴灌带与地膜应保持3cm以上距离,确保铺设完成后滴灌带不与地膜接触。
6.2.4铺设后,不应有滴灌带遗漏在膜外;有滴灌带遗漏在膜外的,应及时移入膜下并覆土压实。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