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T 2458-2019 半干旱区樟子松覆膜造林技术规程.docx
ICS65.020.40B64
DB23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DB23/T2458—2019
半干旱区樟子松覆膜造林技术规程
2019-10-11发布2019-11-10实
2
DB23/TXXXX-XXXX
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1
DB23/T2458-2019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的编写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黑龙江省林业与草原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黑龙江省森林与环境科学研究院,哈尔滨绿生造林有限公司,东宁市闹枝沟林场,鸡西绿海林业有限公司,黑龙江省濒危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力刚、崔琳、杨冬雪、张玉柱、张剑斌、敖洪起、黄津淑、王广忠、陈树良、张海宇、白成斌、曲虹、刘洪亮、王杨、金霞、赵文琪。
DB23/T2458-2019
1
半干旱区樟子松覆膜造林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半干旱区樟子松覆膜造林的术语和定义、整地、苗木选择与处理、苗木栽植、覆膜、幼树管护、造林地生境保护、造林成效评价以及造林档案。
本标准适用于半干旱区樟子松覆膜造林。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000-1999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GB13735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
GB/T15776-2016造林技术规程
LY/T2051-2012半干旱地区樟子松塑料容器苗培育及造林技术规程
DB23/T507-1999造林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覆膜造林
植苗造林时在苗木树干基部地表覆盖一定大小的地膜以提高造林成活率的一种造林方法。
4整地
4.1整地时间
宜春、秋两季整地。
4.2整地方式
4.2.1机械开沟整地
在坡度≤15°以下的造林地,采用机械开沟,沟深30cm~50cm,沟口宽60cm。沟内挖穴,穴径50cm,穴深50cm~60cm。
4.2.2人工整地
在坡度>15°的造林地,采用人工挖穴整地,穴径50cm,穴深50cm~60cm。
5苗木选择与处理
2
DB23/T2458-2019
5.1苗木选择
采用2a生以上樟子松Ⅰ、Ⅱ级裸根苗或容器苗,裸根苗质量等级标准应符合GB/T6000-1999中附录A的规定,容器苗质量等级标准应符合LY/T2051-2012中6.2.3的规定。
5.2苗木处理
5.2.1裸根苗处理
随起苗、随分级、随假植,起苗、包装、运输及到造林地应保持苗木根系不失水、不暴晒,坚持造林前“五不离水”,即圃地假植不离水、包装不离水、运苗不离水、林地假植不离水、植苗罐不离水。造林前用蘸根保水剂处理。
5.2.2容器苗处理
苗木装运按照LY/T2051-2012中第7章的规定执行,栽植时处理按照LY/T2051-2012中8.4.2和
8.4.3的规定执行。
6苗木栽植
6.1栽植时间
裸根苗应春季栽植,容器苗可春季、雨季、秋季栽植。
6.2栽植
裸根苗栽植应符合DB23/T507-1999中11.1.1.1的规定,容器苗栽植应符合DB23/T507-1999中
11.1.1.2的规定。
6.3浇水
苗木栽植后浇透水。
7覆膜
7.1覆膜时间
栽植穴内水完全入渗后即可覆膜。
7.2地膜质量和规格
采用厚度≥0.01mm、质量标准符合GB/T13735规定的聚乙烯农用地膜,将其剪成每个大小规格(0.8m~1.0m)×(0.8m~1.0m)的块状备用。
7.3覆膜方法
以苗木主干基部为中心,在栽植穴四周,培出外沿比中间高10cm~20cm的圆状土坑,清除坑内的硬杂物。从中间到一侧剪开地膜,覆膜时在地膜开口处地膜中心靠近苗木基部将地膜平铺,地膜剪开处叠合。地膜四周、苗木基部及叠合处覆土厚8cm~10cm,踏实。
8幼树管护
按照DB23/T507-1999中14.2的规定执行。
DB23/T2458-2019
3
9造林地生境保护
造林一年后及时撤膜,其它按照GB/T15776-2016中第14章的规定执行。
10造林成效评价
按照GB/T15776-2016中第15章的规定执行。
11造林档案
按照GB/T15776-2016中第16章的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