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ppt

发布:2017-05-24约4.05千字共6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④ ① ② ③ ④___________ 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风向 1、大气环流 含义:地球上大范围、有规律的大气 运动叫做大气环流。 四、气压带和风带 作用: 能够调节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汽交换,并对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着重要影响。 假设条件: 1、地球表面是均匀的 3、地球不自转 此时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只是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 2、地球不公转 2、形成 0? 30?N 60?N 90?N 理想状况下赤道与极地间的热力环流 ——单圈环流 这种热力环流能否维持? 低压 高压 高压 低压 赤 道 低 压 带 副热带高压带 2 4 副极地低压带 7 6 1 3 5 8 9 10 假设条件:1、地表均匀 2、地球不公转 3、地球自转 ----三圈环流 低纬环流 中纬环流 高纬环流 东北信风带 中纬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 极地高压带 极锋 赤道低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的形成有何不同? 极地高气压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形成有何不同? 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是由于冷热不均引起的空气运动而形成的,是热力原因形成的。 副极地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是大气运动引起空气质量的变化而形成的,因此是动力原因形成的。 合作探究1 赤 道 低 压 带 副热带高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极地高压带 极地高压带 东 北 信 风 中 纬 西 风 极地东风 东 南 信 风 中 纬 西 风 极 地 东 风 3、分布 气压带风带分布有何规律? 气压带分布规律: 高低气压相间分布,并且南北半球对称。 风带分布规律: 南北对称分布,但风向不同。 高气压控制下的天气与低气压控制下的天气相同吗? 不同。空气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阴雨。 空气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晴朗。 合作探究2 23°26′N 23°26′S 66°34′S 66°34′N 0° 4.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假设条件:地表均一、地球公转、地球自转。 1.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五、季风环流 A.原因 亚洲低压 夏威夷高压 夏季:大陆升温快于海洋,形成低气压 理想模式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0° B.表现 亚速尔高压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理想模式 B.表现 阿留申低压 亚洲高压 冬季:大陆降温快于海洋,形成高气压 冰岛低压 一月 七月 -------北半球气压带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 -------南半球气压带基本成带状分布(南半球海洋占优势) 60?N 30°N 亚 欧 大 陆 洋 大 西 洋 太 平 副 极 地 低 气 压 带 亚洲高压 阿留申 低压 冰岛 低压 副 热 带 高 气 压 带 亚洲低压 亚速尔 高压 夏威夷 高压 B.表现 1.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海陆上的这些高、低气压中心,势力随季节而消长,位置随季节而移动,对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着重大影响。 C.意义 太阳辐射使其动 小结 地球自转使其偏 地球公转使其移 海陆分布使其断 2.季风环流 2.季风环流 大范围地区盛行风向随季节作有规律变化的风叫季风。 A.含义 2.季风环流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B.成因 一、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 二、大气的受热过程 三、大气的运动 第二节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的介绍 四、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 五、常见的天气系统 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示意图 地核 水 圈 大 气 圈 生 物 圈 一、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 低层大气 组成 1、大气圈的组成: 地球表层包围着的大气称为大气圈。 固体杂质 水汽 干洁空气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主要 成分 次要 成分 水 汽 固体杂质 地球生物体内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维持生物活动必需的物质 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调节地表温度 强烈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大气组成 主 要 作 用 干 洁 空 气 O3 N2 O2 CO2 1、大气圈的组成: 2、大气圈的结构 大气的垂直分层的划分依据: 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密度及运动状况大气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大气 12km 50km 电离层80—500km 气温随高度变化曲线 臭氧层 大气 分层 划分 范围 主 要 特 征 气温 气流 天气 与人类关系 对流层 0-12km 对流运动显著 平流层 12-50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