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九章老年人心理健康报告.ppt

发布:2017-01-16约3.81千字共2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1.了解健康与心理健康的概念,以及两者间的区别和联系。 2.了解老年心理健康的意义。 3.掌握老年人主要生活经历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4.掌握社会及生态环境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 5.掌握老年人心理失调及调适。 6.掌握老年人心理障碍与治疗。 案例导入 李叔,61周岁,退休刚一年。和同龄人相比,身体状况不错,但李叔却总认为自个儿身体有问题。退休一年来,李叔不爱出门,除了睡觉吃饭,就是坐在电视机的沙发上,手拿遥控器不断地从一个台翻到另一个台。老伴让他陪着去菜场买菜,他不愿意;让他出门找老朋友聊天,他也不愿意。在家要么半天不说话,要么就容易发火。半年前,李叔常感到头痛、失眠、肠胃功能失调,他认为自己患上不治之症。老伴和子女陪着他到处求医,他先后去了内科、脑科、神经科、胃肠科看病,做了包括CT、心电图、脑电图在内的各项检查和化验,医生诊断李叔身体很健康,但他始终不相信。在家看健康类的电视节目时,他经常对号入座,甚至认为自己命不久矣。 李叔的心理障碍属于什么类型?应该怎样调适? 第一节 健康心理学概述 一、健康的涵义 1.健康的定义 1948年,在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式成立之初,提出了新的健康概念,即健康指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指没有疾病和身体上的虚弱现象。 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进行了补充,即健康指个体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而新增加的道德健康指具有分辨是非、善恶、美丑、荣辱的能力。该组织还指出,健康来自遗传因素只占很小部分,而来自后天的包括医疗条件、个人生活方式等在内占到绝大部分 2.健康的标准 ①精力充沛,能从容应对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 ②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工作有效率; ③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④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 ⑤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⑥体重相当,身材匀称,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⑦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肌轻松,眼睑不发炎; ⑧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牙龈颜色正常、不出血;⑨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⑩肌内丰满,皮肤有弹性 3.老年健康的标准 2013年,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提出了有关老年人健康5条标准: (1)重要脏器的增龄性改变未导致功能异常,无重大疾病,相关高危因素控制在与其年龄相适应的达标范围内,具有一定的抗病能力; (2)认知功能基本正常,能适应环境,处事乐观积极,自我满意或自我评价好; (3)能恰当处理家庭和社会人际关系,积极参与家庭和社会活动; (4)日常生活活动正常,生活自理或基本自理; (5)营养状况良好,体重适中,保持良好生活方式。 二、什么是心理健康 1 94 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提出,心理健康是指,“身体、智力、情绪协调;适应环境,在人际交往中能彼此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 而参照世界卫生组织网站有关资料,心理健康还应包括为提高健康水平,预防和阻止心理异常的发生,以及对心理异常的治疗和康复活动所做出的努力。 2.心理健康标准 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心理健康的十个标准有较广泛的影响力: ①充分的安全感;②充分了解自己;③生活目标切合实际;④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⑤保持个性的完整与和谐;⑥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⑦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⑧情绪能做适度的表达与控制;⑨在不妨碍团体利益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兴趣爱好;⑩在不违背社会道德规范下,个人的基本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 我国也有一些学者建立了心理健康标准,是综合国内外学者的心理标准 而制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个性和智力标准、情绪标准、社会交往能力、人际关系、心理控制及康复能力、环境适应力等方面。 3.老年心理健康标准 结合世界卫生组织及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老年人心理健康标准主要体现如下: (1)充分的安全感。这里所指的安全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包括经济安全、环境安全、人身安全。 (2)充分了解自己,以积极的心态适应老年生活。这里的充分理解自己,指生理状况、自身能力、性格特点,了解长处和不足等。 (3)与社会保持正常接触,对新事物有一定的适应力和接受力,适度参与社会生活。 (4)能够建立和维持良好的社交网络,保持良好的入际关系。 (5)与家人相处和睦。 (6)有一定的再学习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自身的能力,发展兴趣爱好。 (7)保持个性的完整与和谐,情绪反应适度。 三、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意义 1.老年人心理健康是实现“六个老有”的重要心理保障。 2.老年人心理健康是实现健康、积极老龄化社会的基础 健康老龄化是联合国于1990年为积极应对全球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会问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