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省示范高中用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解析).ppt

发布:2015-08-08约5.3千字共2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考纲解读: 新课标《考试说明》对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要求: 1.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2.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具体分析解读请同学们课外研读《中华第一考》P54。 理解句子的含意有三个层面: 1.理解句子的字面意义。一般说来,句子的字面意义理解起来并不困难,它不是高考的重点。 2.理解句子的句内意义。所谓“句内意义”是指句子的语境意义,即在一定的语境中句子的临时意义。这方面的理解,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 3.理解句子的句外意义,即“言外之意”,也就是言在此而意在彼所产生的意义。各种转义的修辞手法,如反语、双关、委婉等,表达的往往是句外意义,常常是考查的重点。 栏目导引 皖考点击?直击高考 知识盘点?要点归纳 考题悟道?细剖高考 优化演练?知能闯关 阅卷现场?名师批阅 第一章 论述类文本阅读 * 栏目导引 皖考点击?直击高考 知识盘点?要点归纳 考题悟道?细剖高考 优化演练?知能闯关 阅卷现场?名师批阅 第一章 论述类文本阅读 第一章 论述类文本阅读 (解析) 一般是1—2题 一般是2—3题 命题趋势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的所涉及的考点包括: 1.选文上:文本选择以关注社会注重人文为主要原则。论述类文章一般包括杂文、论文、评论等,也可指随笔杂感等议论性文章。 2.题型上:比较固定,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客观选择题,二是主客观兼有. 3.在知识考查上:信息筛选整合、归纳概括以及对文中重要概念的理解依然是考查的重点,一般不会在专业术语上设置障碍。 一、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在论述类文本阅读中,“重要概念”的含义主要指的是:指代性的词语在文中所指的具体内容,非指代性的词语在文中表达的特定的意义。具体说来,“重要概念”常常包括: 1.表现文章主题思想的词语. 2.反映深层含义的词语. 3.体现作者观点立场的词语. 4.对文章结构起连接照应作用的词语. 5.概念上容易混淆的词语. 6.展现具体语言环境的词语. 7.有一定指代意义的词语等. 方法感悟 一般论述类文章中要解说某个概念,往往是要找出概念的本质属性或特征。对该知识点的考查往往采用客观题的形式,要求考生选出对概念的理解与分析正确或不正确的选项来。该考点获取高分的关键在于把握原则,巧用方法。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一般原则是:由语境到本句,由词语到句子,由形式到内容,巧妙对应,逐点解读. 1.注意确定阅读区间. 一般情况下,要理解的概念在材料中一定会用一定的篇幅进行说明或者阐释的,有的对概念的阐释在文中比较集中,有的则分散在文章的段落里.解题的关键就是要寻找相关信息,弄清楚概念的内涵。 考题呈现 (2011·高考福建卷)文章第③段提出了“与完满和终极的整体相关联的价值观”,请简要阐述这个价值观能够产生的作用。 答:解析:做题的基本思路:在原文中找到对应区间,联系上下文分析整合。本题的对应区间是③段末句,抓住“不仅能够……还能够……”的内容即可做出答案。 答案:①引领人们用积极的行为争取达到自身的利益,并协调人际利益关系;②召唤人们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③使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成为现实。 2.树立语境意识. 一般情况下,作为概念的词语在文章中不是孤立存在的,总是与其他词语组成句子,表达某种意思,上下文中总是或多或少、或隐或显地包含这个概念的意思,或制约这个概念的含义。解题时要结合语境、联系全文,要有整体观念,认真理解语境,把握上下文的意思,切不可断章取义或以偏赅全。 3.特别关注对概念进行修饰、判断的词语. 从重要词语概念切入.特别是从重要概念提出的背景、所处的位置、支撑的语句出发,这样理解句子便有章可循. 对重要概念的理解要以准确判断其本质属性为基础,通过筛选与文章有关的重要信息,选取揭示概念特征的信息进行简单概括,然后一一对照选项仔细分析,找出选项内容与材料中具体内容的区别,把握概念的本质属性。 从分析其表达意图入手.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理解那些在表达上有特色的句子,以“手法+效果+评点”的模式切入. 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一般论述类文章中的“重要句子”,多数是能够表达作者所持的观点或者是概括文章某一局部内容要点的句子,以及结构比较复杂而且能够表达作者写作意图的句子。 总领句,要结合其领起的范围,结合“首句标其目”作答;总括句,则要总结上文,或者“卒章显其志”;过渡句,则在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