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优指导】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课件人民版选编.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23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2-
知识笔记
疑难禅释
一
二
三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
①国际:帝国主义对俄国进行武装干涉。
②国内:被推翻的地主和资产阶级企图恢复旧政权,不断发动叛乱。
(2)内容:
①农业:实业余粮收集制。
②工业:不论企业大小,一律收归国有,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政策。
③产品分配: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和成年人劳动义务制。
(3)性质:苏俄在战争逼迫的特定环境下采取的军事性非常措施。
-3-
知识笔记
疑难禅释
一
二
三
(4)影响:
①积极:适应了战时需要,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
②消极: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弊病和错误,遭到广大农民的反对,导致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2.新经济政策
(1)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战争结束后的新情况,导致经济政治危机。
(2)内容:
①农业: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②工业: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部分国有企业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的形式,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4-
知识笔记
疑难禅释
一
二
三
③商业: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
④分配: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3)影响:
①苏俄经济走出困境,为实现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②巩固了工农联盟,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③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有了初步好转。
-5-
知识笔记
疑难禅释
一
二
三
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背景
(1)1924年,斯大林成为苏联的主要领导人。
(2)苏联是一个只能依靠从国外输入机器装备的落后农业国。
(3)在资本主义包围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苏联必须实现国家工业化。
2.形成基础
(1)工业化之路:
①方针:1925年12月,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正式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
②成果:到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位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③弊端:优先发展重工业,形成不合理的经济结构,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农业落后。
-6-
知识笔记
疑难禅释
一
二
三
(2)农业集体化:
①方针: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提出了农业逐步集体化的方针。
②成果:1932年,苏联宣布“完成农业集体化”;消灭了富农阶级。
③影响:
a.积极影响:为解决工业化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等创造了条件。
b.消极影响:没有促进农业生产力本身的发展。
3.标志:1936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7-
知识笔记
疑难禅释
一
二
三
4.表现
(1)经济上:是一种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模式。
(2)政治上:国家的权力高度集中,民主法制遭到破坏。
(3)思想上:形成高度集中的思想文化体制以及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5.影响
(1)经济上:一度推动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从长远来看使经济发展失去了动力。
(2)政治上: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但一定程度上维系了政局的稳定。
(3)思想文化上:统一了全国人民的思维,但不利于思想文化的繁荣。
-8-
知识笔记
疑难禅释
一
二
三
三、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1.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
①斯大林模式越来越显示出其局限性。
②1953年,斯大林的逝世为苏联体制的改革提供了契机。
(2)改革内容:
①农业:
a.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b.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
c.大规模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
②工业: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扩大地方权力。
-9-
知识笔记
疑难禅释
一
二
三
③政治:
a.1956年苏共二十大上,批判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b.进行大规模的平反冤假错案活动。
(3)评价:
①积极: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②局限: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总体上的规划和科学的试验,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
-10-
知识笔记
疑难禅释
一
二
三
2.勃列日涅夫改革
(1)改革前期:
①措施:改革重点放在工业上,推行了“新经济体制”。
②结果:对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作用,增强了苏联的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但是没有改变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基本政策。
(2)改革后期:
①状况:过分追求稳定,改革的步伐逐渐缓慢下来。
②结果:经济发展呈现停滞和下降趋势。
-11-
知识笔记
疑难禅释
一
二
三
3.戈尔巴乔夫改革
(1)内容:
①经济:制定发展苏联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战略”。
②政治:提出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科学社会主义”;倡导“民主化”和“公开性”,纵容自由化思想;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
(2)影响:
①背离了社会主义道路,造成党内和社会上的思想混乱。
②从根本上动摇了共产党在国家政治体系中的领导地位。
-12-
知识笔记
疑
显示全部